第20章 態度與不可能思維(1)(1 / 3)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隻是大多數人的潛能還沒發揮出來。問題的症結在於:我們對自己的潛能沒有深刻的認識!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成功來源於自己,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隻要你想做。

(第1節)態度開發潛能

前麵的內容都是關於創新的第一個層麵,也就是創新改變心智模式。接下來介紹第二個層麵。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為什麼能獲得成功?憑什麼能獲得成功?可能他的觀念深處還有另外一塊值得我們探究的地方。所以,下麵的內容是,創新改變心態模式。

什麼是改變心態模式?先舉個例子。你知道1999年世界上打工收入最高的人是誰嗎?這個人是一個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華裔,他的名字叫王嘉廉。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1999年的統計,在全美國前50名最高薪的打工者中,美國CA公司的華裔董事長王嘉廉以每年6·5億美元的收入拔得頭籌。

6·5億美元,這是個什麼概念?上海一個名牌大學的MBA,畢業以後能拿到5萬元人民幣的年薪已經很好了。5萬人民幣和6·5億美元這兩者之間相差十幾萬倍!人和人之間怎麼會相差十幾萬倍呢?是不是他的智商比你高十幾萬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是不是他的知識和經驗比你豐富十幾萬倍?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憑什麼他拿的薪酬是你的十幾萬倍呢?大家知道,在資本主義國家,至少在形式上是等價交換的。也就是說,你不值那麼多,資本家不會給你那麼多。王嘉廉能拿那麼多,就說明他值那麼多。那麼,為什麼他會值那麼多呢?

很多媒體采訪王嘉廉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敢於發掘我內在的、最大的潛能,我善於發揮我的潛能。”其實,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隻是大多數人的潛能還沒有發揮出來。問題的症結在於:我們對自己的潛能沒有深刻的認識!

你的胳膊能往後甩多遠

所謂的潛能,我們可以做很多實驗來證明。

有一次,我在美國參加一個講座,那裏的一個培訓人員給我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說:“現在,我們請一個人上來。”然後,上來了一個小夥子。他跟這個小夥子說:“把你的兩條腿分開,兩隻手放平,然後,你的手帶動胳膊用力往後甩,甩到一個位置。”小夥子使勁把手往後一甩,甩到了一個位置。培訓人員說:“好了,現在你聽著,再給你一次機會,但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剛剛你甩到的這個位置,大家都在看著呢,對你來說就是一個儀式。接下來,你要用你平生最大的力氣,用盡吃奶的力氣,發瘋地、用勁地、拚命地再甩一下,你要甩得盡可能快、盡可能遠,看你能甩到什麼位置。你甩到多遠,就意味著你把多少煩惱給甩掉了,意味著你想達到多高的境界,意味著你能實現多高的目標。你思考一下,站穩了,不要摔跤。”他對那個小夥子說了很多鼓勁的話,然後問:“你想清楚了嗎?”“是的。”“好,今天對你來說就是儀式。”

儀式很重要。洗禮、入黨宣誓、誓師等,都是儀式。不要小看這個儀式,如果你真的做到這一點,你所有的資源就會全部被激活,所產生的能量也很大。結果那個小夥子用勁一甩,竟然比第一次足足大了90度!後來我回家也試了試,即使我有思想準備,還是發現第二次與第一次甩的位置不一樣。第一次甩了一下,甩到了一個位置。甩之前第二次我就很好地激勵了一下自己。我有那麼多的煩惱,還有那麼多的期望:我希望女兒考取很好的學校,我希望妻子的身體健康,我希望……好,我全部想清楚了,於是雙腳站穩,用力一甩,結果比第一次至少多了60度。對於一般人來說,第二次甩比第一次甩平均多出80度到120度,這是非常正常的。

這個實驗,大家都可以做一下。也許你會說:“我已經盡力了,沒有辦法做到,沒有辦法開展啊!”你先自己一人用勁甩一下,然後多找幾個人一起甩,甩之前把上麵所說的問題都想清楚,再拚命地甩,保證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

你能準確估計出10秒鍾內自己鼓掌的次數嗎

我們每個人都經常鼓掌,對鼓掌很熟悉,下麵看看我們對這件事情能不能估計得準確一點。也就是說,給你一個時間讓你鼓掌,看你大概能鼓多少下。

楊瀾於2000年3月創辦了陽光衛視,經過3年的運作之後,2003年6月她卻宣布將陽光衛視70%的股權賣給了內地的一家傳媒集團,從此退出了衛星電視的經營。楊瀾在接受采訪時說:“一個人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因素,但是我個人認為在一個事業的起點上,尤其是在做一件事情的起點上,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說,你能不能準確地對自己進行分析、估計,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件事情是你成功的一個前提要素,你要準確地分析自己,不能不足,也不能太過。”

在一次給管理人員的培訓課上,我讓學員做了這個實驗:“每一個人都鼓掌,請問:就10秒鍾,拚命地用勁拍,你估計自己能拍幾下?就10秒鍾,別搞錯了。過和不及都是對自己估計不足,都不能成功。”

“10下到12下。”“17下到20下。”“30下。”“40下。”……學員們七嘴八舌地報出了自己的估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