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中國人碰到問題總是強調客觀原因,經常會說,客觀條件不允許;而外國人碰到問題卻是主動地思考、分析,找到問題的症結,尋求解決的方法。那麼,跨國公司會讓誰來做它的CEO呢?
什麼是“可能”,什麼是“不可能”
1·同行業的企業還能進入嗎
接著前麵往水杯裏放回形針的實驗。如果把一塊錢的硬幣放進紙杯,最後我們會發現,竟然也能放進去。就像上麵說的,4·5公裏以內的那個商圈裏麵,那麼多的大賣場,早就飽和了,可不但物美進來了,就連全世界最大的賣場沃爾瑪也進來了。
難道今天這個世界是你一個人做的嗎?誰都能做。中國加入WTO以後,全世界的資金都可以進來。
一次,我在中外運—敦豪(DHL)講課,他們聽了我的課以後說:“你說得真有道理啊!十幾年前我們最早進入中國,那時候挺神氣的,認為我們把這個市場全都占領了,把別人進入的市場機會都封閉掉了。但後來,一個個大家夥都進來了。你看看,FedEx不是進來了嗎?UPS不是進來了嗎?TNT不是也進來了嗎?”今天這個世界,你能做,別人也能做。就像那個水杯,盡管已經很滿了,但還可以不斷地放回形針進去。這說明了什麼呢?
2·同一企業還能在產業上有所拓展嗎
紫江集團是上海市非常大的一家民營企業,擁有兩家上市公司。我在那兒講課時也做了這個水杯實驗。結果,紫江集團的領導層聽完課以後,要求下麵的子公司全部要聽。
有一次,我到紫泉標簽去講課。他們的總經理在吃飯的時候對我說:“你要是早來兩年做這個實驗就好了。”我問:“為什麼?”她說:“你知道嗎?當時,我們紫江集團做可口可樂瓶子,後來有人問,我們能不能繼續發展,產業能不能再繼續擴張一點呢?我們是否還可以做可口可樂瓶子上麵貼的那個標簽?標簽做了以後,又有人問,我們能不能再做可口可樂瓶子上的蓋子?這次討論的時候有人就有意見了,做什麼蓋子啊?做蓋子合算嗎?你想想,可口可樂的瓶蓋這麼小,連本帶利隻有三五分錢,利潤也就是毫厘之間。那個蓋子不僅利這麼薄,而且要求很高的。它是整個工序的最後一道,螺圈要密封得很緊,當中的墊圈也不能漏空氣。這個小蓋子這麼複雜,他們廠家都是作為一級品訂購的,所以還是不要做了。”
她說:“更好玩的是,當時有一個人說,你們做什麼蓋子啊?告訴你,世界上沒有一個瓶子是沒有蓋子的,有一個瓶子就有一個蓋子。”好家夥,如果這樣講的話,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沒有褲子的,那麼服裝廠也不要做褲子了。其實,我們很多人就是這樣想的,飽和了,不行了,夠了。你看,這多有象征性,多有諷刺意味啊!
她接著說:“後來我們還是做了,而且還做得很大。我們做了以後,真是後悔啊,早點做不是更厲害嗎?你看我們現在,中國的皇冠蓋市場被我們占領了多少啊!而且,這個蓋子越做越寬廣,現在我們什麼蓋子都能做了。”
如果按照當時有些人的想法,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瓶子是沒有蓋子的,這不是飽和了嗎,那就不要做了。飽和了?他們照樣可以做。你看,他們現在做得多麼大!
3·一杯水到了極限時還能放進東西嗎
我們可以慢慢地把一些東西放進水杯裏,但是這個世界總會有底線。現在,假設這個極限已經到了,連一根針都不能放了,請問,你還能放什麼東西?
我有一個學員說:“吸水的東西。”
很好,比如說棉花或海綿。為什麼不可以呢?但是,現在規定,你不能用一個東西把水吸掉,隻能放進去。請問,你還能放什麼東西呢?
有人說,漂在水上的東西,比如說一滴油;也有人說,可以放一個很輕的紙做的小船,漂在水麵上。這個點子也很好。你說這個市場進不去了,而我不但進去了,還淩駕於市場之上,來指導這個市場。還有人說,可以放一些可溶解的東西,比如鹽、糖、味精。
你不斷地往裏放,總有一天會達到極限。現在假設,已經連一根頭發絲的百萬分之一都不能放了,請問,你還能不能放,還能放什麼?
有一個學員說:“可以放光進去。”太好了,是的,可以放光進去,你們看,什麼樣的光都可以射進去,如入無人之境。所以我經常講:你們說紅海戰略、藍海戰略,其實我的說法不一樣。因為你說,紅海打死了、拚死了,都是血,那麼放棄這兒,再到別處開辟藍海戰場去,可我說,你到哪兒去,哪兒就是紅海,你有本事就在紅海裏用藍海戰略。
既然光能射進來,那麼創新的思路就打開了,電、熱、磁……什麼都能放進水杯裏,這又極大地打開了一片空間。但是我們如果再放開思考,又會想到更多的東西,有人說,我可以放思想、理論、態度、觀念……這很有創意,但是這些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能不能再放些看得見的東西呢?結果有一個學員說:“我可以放月亮進去。”我說,你這還是虛的,能不能放點實的呢?現在連一根頭發絲的百萬分之一這麼小的東西都不能放了,你怎麼辦?想不到有人竟說:“我還可以放頭發絲的千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