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企業,在市場競爭麵前都會不斷遇到問題,其中不少往往是無先例可循的。但人們的思維方式,卻常常被以往的一套經驗所束縛。有時當我們在遇到的問題麵前,沿用自己所熟悉的、所習慣的一套辦法和形成這套辦法的思維方式行事時,會感到無能為力。這就需要優秀的管理者改變已經製定的決策,根據客觀環境和條件的需要,重新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隻有變革固有的一套思維方法,才能適應不斷變化中的客觀環境。
戈士德出任美國飲料王國可口可樂公司董事會主席後,提出一係列超常經營方略,並且著手收買好萊塢三大電影公司之一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這一舉動使許多人迷惑不解,飲料公司為何插手風險大的電影公司。而戈士德則把飲料和電影視為同類商品,他說:“賣電影和可樂一樣,都是計算成本,開發市場的行業。”至於可口可樂為什麼要購買電影公司,可口可樂董事會前主席,參與購買電影公司決策的沃德洛夫一語道破天機:“一定要使每一位觀眾,在看哥倫比亞影片的時候喝可口可樂飲料。”
在公司內部管理方麵,戈士德製定了一係列革新和整頓的措施。他迅速建立起一種加強責任和獎勵的新製度。這方麵一個最大的變化是,總公司必要時幹預代銷公司的活動。這與傳統的,數十年製定的不幹預代銷公司業務的策略背道而馳。他擔任董事主席不久,可口可樂總公司盡管仍然與代銷公司遵守已經簽訂的協議,但協議期滿後,就不再與那些不積極發展業務的代銷公司繼續簽約了。
和任何一位管理者相同,戈士德也遇到很大的麻煩。可口可樂在菲律賓市場的銷售份額由原來的48%下降到35%。為了保持可口可樂的競爭優勢,戈士德根據這種客觀形勢的變化,立即作出一項重大決策:與菲律賓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可口可樂分裝公司,由可口可樂公司掌握管理權。新公司成立不到半年,銷售額就呈直線上升趨勢。
在戈士德的管理下,可口可樂公司的業務發展十分迅猛。它的觸角不斷伸向其它行業,盡管這些行業與飲料行業有天壤之別。
通常情況下,尤其是對於長期項目或重大經營方針,企業管理者必須審時度勢,反複思考,再做出決策。但市場形勢變幻莫測,卓越管理者應該具有當機立斷的品質,時刻關注客觀環境的變化,並根據變化適時調整戰略決策,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6.樹立統一的價值觀
卓越管理者的智慧6:協調管理,與員工建立統一的價值觀。
無論多麼簡單或複雜的係統,比如工廠裏的機器、電腦,或者一個班集體等等,隻有它的各個部件或成員共同努力,協調行動,互相配合,係統的運作才能達到最高效率。如果係統的各部分在同一時刻都向不同的方向運動,係統就會出現不協調,甚至無法運行。
一個公司也是如此,如果有些員工不利於我們的最終需要和願望,如果他們的行為破壞了其他對公司來說很重要的東西,就會出現內部衝突,就會失去協調性。在很大程度上,這種協調是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個管理者想達到某個目標,而他的員工所追求的卻是另一個目標,那麼這位管理者的理想永遠也不會實現。同樣,如果一個管理者想達到某個目標,在向著這個目標行動時,卻混淆了是非觀念,就會影響其目標的實現。因此,一個公司要想達到卓越,就必須從上(管理者)到下(員工)建立起統一的價值觀。
那麼,到底什麼是價值觀呢?有些哲學家認為隻有事實判斷而沒有價值判斷,有些哲學家認為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價值不同於事實,事實也不同於價值,一個是“事實的世界”,另一個是“價值的世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和概念。譬如,“人類登上月球是一件客觀存在的事實”,但“為了登上月球,花費了數以億計的美元”則是另一概念。
從哲學角度分析來看,在一定意義上價值是相對於事實的,但這是一個看似簡單而實際上很複雜的問題。人類誕生以來,既不是先有事實,也不是先有價值,而是首先有行動,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後來才漸漸產生了事實和價值的現象。某物能夠滿足人的需要,能夠有利於或能增進心境舒暢與平和的感覺就是價值。事實與價值二者的相互關係,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差不多。
簡單地說,價值就是一種個人信念,一個對我們來說什麼東西最重要的觀點。我們的價值觀也就是我們對於正確與錯誤、好與壞的認識係統。在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去追求自認為美好的東西,假如不去追求這些東西,我們就會感到人格不完整,生活不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