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做一個永遠的領路人(1)(3 / 3)

以上所述這些方法可以單一使用,也可結合使用。不管怎麼樣,作為一名管理者,在回答員工的提問時,如能注意到談話技巧,就能使自己在與員工的交談中保持輕鬆和諧的氣氛,並可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8.激發員工的潛能

卓越管理者的智慧8:充分利用員工的特長,挖掘他們的潛能。

在評價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方麵,我國有兩句話非常非常經典。一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句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前一句說明任何人都有他的優點、特長,後一句說明每個人都有他的弱點。

一個人有膽量、有魅力,具有開拓精神,給他一項任務,即使非常艱巨,他也能出色地完成。

這種素質和作風,對於充滿機會和風險的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是非常需要的良好素質和作風。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一些人常常錯誤地認為這個人狂妄自大、主觀專斷,這顯然又成了“毛病”了。

這就好像太陽發出的七色光,人們通常見到的是白光,但在三棱鏡的折射下,在一個角度看到的是紅光,在另一個角度看到的則是紫光,實際上,紅光也好,紫光也好,它們不過都是太陽光的一部分罷了。

同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和弱點,往往是一個問題的矛盾的兩個方麵:有優點必有弱點,有弱點必有優點,優點的另一麵就是弱點,弱點的另一麵就是優點。

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優點和長處。

看別人的時候,要把別人的優點全部看到,要研究他的最大的優點,而不是過於挑剔別人的弱點和“毛病”。

身為管理者更應該懂得這一點,應該知道不能以人的弱點為基礎。為期望達成目標,必須用人之所長。人的優點,才是真正的機會。發揮人的優點,才是組織的惟一目的,須知任何人都一定有很多弱點,而弱點幾乎是不可能改變的。但是我們卻可以設法使員工的弱點不發生作用。

企業管理者的任務,即在於運用每一個人的優點,作為共同績效的建築材料。

德魯克認為,一位團隊領導者如果僅能見人之短而不能見人之長,因而刻意追求避其所短而非著眼於施展其所長,則這位團隊領導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他會覺得他人的才華可能構成對他本身的威脅。

德魯克曾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總統林肯主張黑奴解放,南方莊園主發動叛亂,爆發了美國曆史上的南北戰爭。

北方有總統,有中央政權,地大物博,人員和軍隊人數均占優勢,但在戰爭初期,北方軍隊卻節節敗退。林肯總統為此更換了三四位將領,但仍然沒有扭轉劣勢。

於是林肯開始研究南方軍隊將領的有關情況,他發現每一位南方將領身上都有許多缺點,但南方軍隊的統帥卻深知他的將領每一個人都是有其優點的,他的特長是善用他們的優點,挖掘他們的潛能。

而北方軍隊用人時卻犯了一個嚴重錯誤,那就是要求每一位將領都必須沒有重大缺點。正是這個原因,北方軍隊相對於南方軍隊的巨大優勢無法得以發揮。

仔細研究之後,林肯總統明白了:我選拔任用的是能夠統領軍隊打敗敵軍的將領,而不是沒有缺點的人。

林肯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決定起用鮑雷特將軍作為北方軍最高統帥。

當時林肯的政客中有人提醒,鮑雷特將軍嗜酒如命,恐怕難當大任。

林肯卻說:“如果我知道他喜歡什麼酒,我倒應該送他一些,讓他喝個痛快。”

林肯知道,嗜酒如命的人很可能貪杯誤事,但林肯更加明白:在北方軍的將領中,隻有鮑雷特可以稱得上軍事天才,隻有他能夠扭轉戰場上的劣勢。

後來的事實證明,林肯總統大膽啟用鮑雷特將軍,為取得戰爭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的因素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一點,已經被實踐反複證實。對於創業而言,人同樣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並且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作為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雙發現人才、任用人才的“慧眼”,善於發現人才,善於使用人才。如果每一位管理者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那麼在創業過程中就會一帆風順,百戰百勝。但是,發現人才,科學合理地使用人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學會識別人才,首先要摒棄主觀成見,把自己的好惡降到最低的程度,同時也不能僅靠與自己的關係是否密切來選擇人才。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點難度。因為人畢竟是一種“感情”動物,有時候要做出有違於自己情感的選擇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創業,就必須將事業放在第一位。

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個觀念:一個成功的企業絕不是憑借個人的力量就能創建的。無論我們的業務水平多麼熟練、管理經驗多麼豐富,都不可能單槍匹馬去創立一個優秀的企業。我們必須求助於助手,求助於我們的下屬,我們的員工以及其他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