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做一個永遠的領路人(2)(2 / 3)

有很多員工隻想完成自己的工作。這種人除了他們本職工作外,不對任何事情負責,晚上下班回家後就什麼都不管了。

許多員工把家庭、身體以及精神狀態看得比工作重要。還有一些員工把娛樂和休閑看得比工作重要。他們能做好工作,但如果你和他們談更多的事業責任感和如何去獲取提升,他們就沒有多大興趣了。

如果有可能的話,應準許員工在保證工作質量、數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個性,使他們保持自己獨特的風格。事實證明,管理者允許員工在工作中發揮特長的範圍愈廣,就能更加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潛能,他們的工作就會完成得更加出色。

許多管理者在認識上存在一個錯誤,他們不知道每個員工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人也的確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但是,人畢竟不是萬能的上帝。因此,我們不可能學會世界上所有的知識,也不可能熟練地掌握世界上所有的技藝,我們更不可能做完天下所有的事情。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明白了社會上為什麼會有各行各業的分工,也就明白了一位卓越管理者要走向成功絕不會僅僅靠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去衝鋒陷陣。

現代社會生產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它不同於古代作坊式生產,而是以流水線式的生產為基本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集體的力量愈來愈重要,甚至,任何一個產品,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生產。比如電視機,除了發明電視機者,還有設計師、以及每個零件的生產者、安裝師等等,如果一個人想造出一台電視機,而且每個部件都是自己設計、生產的話,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才能生產出來。

作為一名公司管理者,並不意味著我們什麼事情都得管,因為我們所領導的畢竟是一家公司,一個企業,而不是一家小作坊。而有些管理者在工作中也許喜歡全部包攬,希望公司裏的每一件事情都經過他來完成。其實,這種願望是好的,但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潛能呢?下麵介紹一些簡單而實用的方法:

——站在員工的立場提出指導方法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景:員工由於無法完成某項任務而感到非常苦惱。這種時候,我們作為一名管理者,應該為他出主意、想辦法,提供一些自己的工作經驗或者是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但很多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弄巧成拙,雖然我們已經用了非常委婉的語氣和員工講話,但他顯然已經流露出不滿的表情。他在口頭上可能接受我們的建議或者意見,但內心可能很不服氣。這並不是我們的意見或者建議不正確,而僅僅是因為我們是上司,我們的語氣中分明含著不相信他的成分,也許我們根本沒有那麼想,但他已經那樣認為了。

假如我們在工作中真的遇到了類似情況,我們不妨對員工表示:如果是我,我會采取什麼樣的解決辦法,那麼你呢?用這種語氣來指導員工,他就會覺得你不是在指導他,而是與他商量。如此一來,我們的目的就輕易地達到了。

——抓大放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分工愈來愈細,卓越的現代企業管理者,都是善於“抓大放小”的高手。我們無需事必躬親,隻要把握住企業的總體發展方向就行了,其他具體工作交給下屬來處理,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

——充分授權

西方管理界有句行話叫“有責無權活地獄”,我們把權力授予敢於負責任的下屬,這樣就可以做到人盡其才,對公司管理而言是提高效能,這才是卓越的管理方法。在“抓大放小”的前提下,我們要把本來屬於下屬的工作,或者適合下屬完成的任務,從頭到尾交給下屬全權辦理。這樣不但可以將我們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而且對下屬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這裏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把我們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情交給下屬並不是授權,而是指定任務。這樣做下屬不會得到鍛煉,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

——相信員工的能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我們授權的時候,別忘了把整個事情都托付給對方,同時交付足夠的權力好讓他做必要的決定。我們要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屬,放手讓他們去工作,如果不信任就不要用,用之必信。對能力比自己強的人,不要嫉妒,不要擔心“功高蓋主”。有些管理者總是擔心他們的下屬工作能力比自己強,因而不敢充分地信任他們,實際上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愛護員工

行為科學研究表明,管理者的行為對員工的生產活動有重大影響。管理者必須放下架子,切忌目中無人。要知道自己也是團隊中的一員,離開了員工集體,自己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會將一個企業帶向成功。況且,在每一個專業崗位上,員工所知要比企業家多得多。隻有帶頭消除因為分工和社會地位不同所形成的隔閡,才能使員工心服口服,為企業努力工作。管理者隻有努力縮短與員工的心理距離,加強與員工的信息溝通與感情交流,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忱。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愛護、關心員工,舍此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