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把握變革達到卓越(1)(3 / 3)

22.發揮團隊的智慧

卓越管理者的智慧22:每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卓越管理者善於挖掘所有員工的潛能,運用所有員工的智慧。

在一個組織中,如果都是“沒有缺點”的人,其結果最多隻是一個平平庸庸的組織。想要找“各方麵都好”的人,隻有優點沒有缺點的人,結果隻能找到平庸的人。能力強的人往往有較大的缺點,有高峰必有深穀。誰也不會在十項全能中都強,與人類現有的博大知識、經驗和能力相比,即使最偉大的天才都不及格,其實世界上本沒有“完人”這個概念。

哈特儒爾?瓦爾琳是一位水準很高的演說家,他曾經說當他還是東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小孩時,有一次跟兩位朋友在一段廢棄的鐵軌上走。其中一位朋友身材普通,另一位則是個胖子。孩子們互相競賽,看誰在鐵軌上走得最遠。哈特儒爾跟較瘦的朋友隻走了幾步就跌了下來,較胖的男孩卻走得很遠。

最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想知道其中的秘訣。那位肥胖的朋友指出,哈特儒爾跟他的朋友走鐵軌時隻看著自己的腳,所以跌下來了。然後他解釋他因為太胖以至看不到他的腳,隻能選擇鐵軌上遠處的目標,並朝目標走。接近目標時,他又選了另一個目標,然後又走向新目標。

胖男孩帶有哲理性地指出,如果你向下看自己的腳,所看到的隻是鐵鏽和發出異味的植物而已。

如果哈特儒爾跟他的朋友分別在兩條鐵軌上手牽著手一起行走,他們便可以不停地走下去而不會跌倒。這就是“兩個人的智慧”。

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雖然表麵上看來是產品質量、商品價格、售後服務等的競爭,但實質上是智慧的較量,是人才的競爭。從產品的研製、開發、生產到產品的銷售,無一不是由人來完成的。因此,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人才是具有某方麵特殊才能和專長的人,才能和專長是知識和經驗的結晶。企業擁有了卓越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企業就占據了市場的製高點,這對於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企業如果擁有卓越的人才,就會生產優質的產品,創造出色的銷售業績。

有效的管理者從來不問:“他跟我合得來嗎?”而問:“他能幹什麼?”所以在用人時,他們發現別人某一方麵的傑出之處,而不看他存在哪些缺點。

知人所長和用人所長是合乎人的本性的。事實上,所謂“完人”或者“成熟的個性”,隱含著對人的最特殊才能的褻瀆。人的最特殊才能是:把所有資源都用於一項活動、一個專門領域、一項能達到的成就上的能力。換句話說,所謂“完人”或者“成熟的個性”的概念,褻瀆了人的卓越。因為人隻能在某一領域內取得成功,最多也隻能在幾個領域內取得成功。

當然,世上確有多才多藝的人,我們通常所說的“萬能天才”指的就是這些人。但真正在許多方麵都有造詣的人還沒有。即使是達?芬奇也隻不過在繪畫方麵造詣較深,盡管他興趣廣泛;如果歌德的詩沒有留傳下來,那麼他被人知道的工作也就是對光學和哲學有所涉獵,恐怕不見得能在百科全書上見到他的大名。偉人尚且如此,我們這些凡人就更不用說了。除非一個管理者能夠發現別人的長處,並設法使其長處發揮作用,否則隻能受別人的弱點、短處的影響。用人隻用別人的短處、弱點,是對人才資源的浪費,是誤用人才,說得嚴重些是虐待人才。

所謂組織,是一種工具,專門用來發揮人的長處,並中和人的短處。能力很強的人不必參加組織,也不想參加組織。他們自己單幹會更好。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許多長處,不可能憑僅有的長處就能奏效,更何況我們還有許多缺點。研究人際關係學的專家有一句俗語:“你要雇傭人一個人的‘手’,就是雇傭‘整個的人’,因為他的人和手總是在一起的。”同樣,一個人不可能隻有長處,短長總是和我們在一起。

大雁在本能上很知道合作的價值。毫無疑問,我們經常會注意到它們以“人”字形飛行,而且“人”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些。“人”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的理由是因為有較多的雁。這些雁不時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頭開路,能幫助左右兩邊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曾在試驗中發現,成群的雁以“人”字形飛行,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能多飛百分之十二的距離。

如果一家法律事務所隻擁有一種類型的思想,那麼,它的發展將受到很大限製,即使它擁有十幾名能力高的人才,也是一樣。錯綜複雜的法律製度,需要各種不同的才能,這不是單獨一個人所能提供的。

很明顯的,僅僅是把人組織起來,並不足以保證一定能獲得傑出的成就。一個良好的組織中,每一個人都要提供其他成員所未擁有的特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