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企業研發戰略(3)(3 / 3)

(3)轉移方式的經濟效益企業收益來源於產品的總附加價值,它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即①研究與開發的附加價值;②加工過程的附加價值;③裝配過程的附加價值;④市場分配的附加價值;⑤銷售過程的附加價值。技術轉移方式選擇的具體標準是總附加價值的最高增值。

理論精華

1.企業研究和開發的國際比較分析

1.1研發的資金投入

資金是企業進行研究開發工作的後盾,長期以來,我國研究與開發經費相對於工業發展的需要不足,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無一不是研究與開發的高投入國家,表8-4列出了西方五國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例。

我國研究與開發工作在國際上較為落後,研究與開發費用占GNP比值,1985年為0.58%,1986年為0.54%,1987年為0.51%,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這是我國經濟長期不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於研究與開發經費的來源問題,在我國大多數研究與開發資金來源於政府,而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多數研究開發資金來源於企業,見表8-5.

表8-4西方五國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GNP比例年份(年)法國德國日本英國美國19701.92.11.92.12.619711.92.21.9-2.419721.92.21.22.12.419731.82.11.9-2.319741.82.12.0-2.219751.82.22.02.22.219761.82.22.0-2.219771.82.11.9-2.219781.82.22.02.22.119791.82.42.1-2.219801.82.42.2-2.319812.02.42.42.42.419822.12.62.5-2.519832.22.52.62.32.619842.32.52.6-2.619852.32.72.82.42.719862.42.7--2.71987----2.8資料來源:美國,科學和工程指標,1987年。

表8-5中國與日本研究與開發經費來源比較(%)國別部門中國(1987年)日本(1985年)政府部門60.921.0企業部門39.168.9其他-10.1資料來源:《中國與各國科技實力比較》,1989年。

我國研究與開發經費大多用於專門的研究機構,卻較少用於企業部門,而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多數資金均用於企業,見表8-6.同時據1992年對我國64個樣本工業企業的調查表明,中國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約占其銷售總額的1.5%,而日本企業為4.8%,說明我國企業對研究與開發工作重視不夠,在我國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使用情況見表8-7.

表8-6中國與日本研究與開發經費使用情況(%)國別部門中國(1987年)日本(1986年)專門研究機構54.49.1高等院校15.919.9企業部門29.766.6其他-4.4由表中看出,我國企業側重於研究與開發工作的本身,而對於新產品的推銷和新市場的開拓卻重視不夠,這兩項費用隻占研究開發總經費的32.6%,而日本企業這兩項費用占研究開發總經費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