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10中國與日本企業研究與開發重點比較國別研究重點中國(1991年對64家企業調查)日本(1981年對291家企業調查)費用比率(%)重要程度(%)費用比率(%)重要程度(%)基礎研究3.1515.919現有產品的改進、提高57.35526.628新產品開發20.22433.932新的生產方式和流程的開發19.41623.621合計100100100100資料來源:作者調查資料及[日]加藤野忠男、野中鬱次郎等著,《日本企業の經營比較》,日本經濟新聞社,昭和59年。
2.企業研究與開發課題的選定分析企業根據什麼信息選定研究與開發方向呢?我們把中國與日本企業作了對比研究,見表8-11.
表8-11中國與日本企業研究與開發課題選定依據比較企業根據什麼信息選定研究與開發方向的?(可以多項選擇)信息種類中國1991年對64家企業調查(%)日本1982年對102家企業調查(%)需求調查60.174仿製先進產品48.665學術與專利信息13.567宏觀政策與趨勢研究29.818本企業實力45.365資料來源:作者調查資料及[日]小野豐廣著,呂夢仙譯:《日本企業戰略與結構》,冶金工業出版社,1990年8月。
從上表看出兩國都非常重視需求調查信息,日本企業都十分重視學術及專利信息、仿製新產品及本企業實力的信息,而中國企業除了重視仿製新產品及本企業實力信息外,較重視宏觀政策與發展趨勢的信息,而並不重視學術與專利信息,主要是因為中國剛剛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與開發所能夠依靠的學術及專利信息比較少。
3.影響企業研究與開發的關鍵因素分析影響企業研究與開發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我們把中國與日本企業在這方麵的情況作了對比研究,見表8-12.由表中看出,日本企業研究與開發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依次為:市場研究程度;研究開發部門的能力;產品成本業績及與銷售能力的匹配。表現出明顯的圍繞市場營銷的傾向。而中國企業研究與開發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依次為:最高管理層的態度;資金支持程度;研究與開發部門的實力及科研帶頭人的能力。表現出明顯的企業組織及人員的實力傾向。
表8-12中國與日本企業研究與開發成功和失敗關鍵因素比較國別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成功因素(%)失敗因素(%)中國日本中國日本1.最高管理層的態度83.83038.132.研究與開發部門的能力64.95447.6203.與現有技術和裝備的適應程度51.43632.5154.與企業銷售能力的匹配程度43.22220.8245.資金支持程度29.7268.616.市場研究程度35.12823.2347.投入市場時機29.73115.3178.科研帶頭人的能力48.62632.5109.組織環境5.4818.7310.產品成本34.64016.131資料來源:同表8-11.
4.企業成功新產品構思的來源分析企業成功新產品的構思來源如何?我們也對中日兩國企業作了比較研究,見表8-13.由表中看出,中國企業成功新產品的構思主要來自開發部門和企業最高管理層,說明中國企業新產品開發與市場要求結合不緊密,許多新產品開發構思是依據最高管理層對國家宏觀政策的理解,並結合本企業研究開發能力而取得成功的。而日本企業成功新產品構思主要來自銷售部門、開發部門、生產技術部門、用戶及最高管理層,這五個方麵的比例均超過50%,說明日本企業新產品開發是與用戶需求及市場營銷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表8-13中國與日本企業成功新產品構思的來源比較企業成功新產品的構思是由誰提出來的?(可多項選擇)中國(1991年對64家企業調查%)日本(1982年對157家企業調查%)最高管理層40.553開發部門59.570計劃部門029銷售部門24.358生產和技術部門23.773一般職工04用戶16.255科研院校8.16其他研究組織06其他011資料來源:同表8-11.
2.企業技術轉移的戰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