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員工也是企業的上帝(1 / 1)

如今在這個社會上,無論你有多麼卓越的才智,都不可能單打獨鬥。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得尊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特別是你的員工。如果你想依靠手中的錢和權去壓服他們,讓他們心悅誠服地為你效力,肯定是行不通的——因為雖然你可以炒他們的魷魚,但是你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他們也同樣可以炒你的魷魚。

曾經有一家美國汽車製造公司因為經營不善,瀕臨倒閉。老板焦思苦慮,最後決定請日本人來管理這家工廠。日本人上任後,不久便改變了以往員工紀律渙散,生產效率低下的現狀。然而這位日本主管僅僅是用了三招“雕蟲小技”,卻令美國人驚訝不已。

首先,把員工們召集在一起,請他們聚首喝咖啡,還贈送給每人一隻精致的日本產手表。員工們對主管的平易近人非常滿意,於是日本經理趁機對員工們說:“你們看看,這麼髒亂的環境怎麼搞生產呢?”於是大家一齊動手,清掃、粉刷了廠房,公司的工作環境為之一新。

其次,日本經理一反資方與工會總是敵視對立的傳統,他主動上門拜訪了工會負責人,希望“多多關照”。此舉使員工們很快解除了戒備心理,在感情上與這位表現和藹可親的日本人靠近了。

最後,由於處於生產旺季,公司的定單多,即使員工們加班仍然忙不過來,工廠需要增加勞動力,但是這位日本經理並沒有像過去一樣,從社會上雇請年輕力壯者,而是把以前被該廠解雇的技術熟練的老員工全部請回來,重新雇用。

這樣一來,員工們感恩戴德之心油然而生,企業的生產效率回轉直上。

許多的企業管理學者為此曾經高度評價日本企業對員工的重視程度:簡單地說,日本的企業家是在運用極其簡單的方法來管理極其複雜的組織機構,這集中地表現在日本企業的四大支柱中。這四大支柱就是日本企業成功的真正原因:

1.他們把人看作是組織的成員而不是雇員;

2.他們是善於傾聽意見的人;

3.他們使用分工價值,而不是用詳細的程序和控製來指導工作;

4.他們把遠大的理想觀點用在企業策略中。

如果將以上四點進一步引申,則可以概括為:日本企業在經營和生產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處處把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當作企業的主人來對待,使其有歸屬感。

因此,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經提出了對企業成功的深刻認識,他強調:“企業有兩個‘上帝’,企業的一切效益來源於消費者,廣大消費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企業員工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更是企業的‘上帝’,沒有員工的辛勤勞動,就沒有企業的一切。”這是一種極為新穎和精辟的論述,展現了作為新時代企業家的宏偉氣度與寬闊胸懷,而“顧客是企業的上帝,員工是企業的上帝”的新觀念,無疑也是這家企業取得成功的秘訣之一。大家在為“兩個上帝”的新觀念鼓掌叫好時,也應該能從中悟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