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用一個微笑,安放風雨飄搖(4)(3 / 3)

不能太快不能太慢,必須稍稍遷就,交換默契。

我記得,和你在夜裏走過的那些路。

謝謝傷害過我的你

Z趙款款

每個姑娘心裏,大概都種著那麼一棵拔不掉的草——毒草。

大概是在不辨方向的年紀,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階段。不說前因後果,不說前世今生,反正,就那麼遇上了,愛上了。起碼,是自己以為愛上了。

迷迷糊糊卻又清清楚楚,愛上一個人的感覺。

有一次和幾個姑娘聊天,發現大家的情況驚人相似。當年,心頭那簇小火苗,都是瞬間點燃。然後,在一個階段旺盛燃燒,不惜把自己也燃燒掉。

喜歡的感覺,也是相似的。那個人,幾乎滿足了每個姑娘灰暗青春期所有的幻想。哪怕不是那麼符合,在無盡的想象美化中,也變得無與倫比。

更何況,還有那麼多一起瘋癲的日子,短暫的、難忘的日子。

普通一些的有散步聊天到天亮,一起發一百條短信之類;變態一點的有深夜一起在過街天橋上裝鬼嚇路人……在那段日子,你願意和他在一起做任何事,也願意為他做任何事。哪怕死,都願意。但是,在他麵前的你,並不是真正的你。看見他,會不由自主緊張,會詞不達意,會刻意偽裝自己,生怕他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麵。

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傷害,是必然的。然後,分手,也是必然的。強迫自己接受現實,換電話號碼……強迫自己離開自認所愛的人,決心一再建立,又一再崩塌,糾結反複,無比艱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怨恨、有詛咒,更多的,是不甘心。還有,自怨自艾。

前陣子翻一本舊書,發現自己做了書摘的一段話:“我似極力在這個世間尋找某種丟失的東西,並隱約覺得在做的是一件注定會失望的事情。心裏清楚結果,欲念卻執拗推動。眼看著自己如此貪戀不甘,開始感覺到難過。”隱約記得當時把這段矯情的話短信發給他。時隔多年,再次看到,仔細看,才發現這是書中女主角丟失了自己養的小狗之後寫的一段話。

丟失那個人,和丟失一隻寵物,原來並無本質區別。

愛情就像鏡子,可以看到我們缺失的那一麵。當你並不知道自己是誰,借由愛情,借由那個無辜的人,因為欲望、要求、執著和幻想,會看到自己的本性。會看到那個缺乏安全感的自己,因為對自己的無從把握,一味對他人要求多多。

當初那麼用力,失了姿態,難看是小事,關鍵是,一點點恢複過來,用時良久。以為是不治之症。很久之後,發現愛的反麵不是恨,而是漠然。總有一天,會明白其實自己並沒有失去愛,更沒有失去愛的能力,失去的隻是一個路人。如果他注定要離開,那麼,他注定就是一個路人。僅此而已。

而那些他曾經帶來的傷害,才是真正需要感謝的。要不是那些傷害,我們不會這麼快麵對、了解、發掘和磨煉自己,不會成長,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如果沒有這些,也就不可能遇上另一個人。不可能學會在愛的人麵前,盡情釋放自己。不可能明白真正舒服的愛,是不偽裝、不矯飾,是自在。

曾經愛過的人,就像是一扇遠遠離去的門。打開過,走過未知的旅程。

再關上,繼續往前走。那扇門還在那裏,門裏的風景,記在心裏。有這些,就夠了。

看到一句十分有深意的話:不打擾,是我唯一可以送給你的禮物。不打擾,這就是真正為對方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那天聊天到最後,幾個姑娘都說,其實現在想起那個人,早就不恨了,反而會覺得心裏軟軟的。

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所有的篇章,都已經模糊。當初的傷害,也已經淡忘。真正記住的,就是這一點微不足道的小片段。有點滑稽,又有點小小認真的片段。甚至於,跟我,跟他,都沒什麼關係。

也許,我們種在心裏的,早就不是那個人了,隻是那段經過時間過濾後相對美好的回憶以及接受並寬恕了的那個曾經傻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