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風向標”
許家印總說“在恒大不存在大牌小牌,統統一樣的牌,統統都是運動員,所以不允許有耍大牌的行為。” 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受侵犯不計較,獲榮譽不驕矜,許家印將這種足球精神貫徹到了恒大的每一位球員和工作人員身上。這種足球版的“恒大模式”已經引起了更多中國足球俱樂部老板的重視。但是,隻要競爭,才能有更快速的進步,中國足球若是能形成這樣好的良性競爭環境,必將加速推進足球事業的新發展。
3.大膽放權,給人才空間
恒大成功衝超之後,瞬間打響了名聲。足球隊下至每一名球員,上至教練,甚至到幕後公司恒大地產及其老板許家印,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其中最引起人們熱議的,恐怕就屬許家印對恒大足球俱樂部的管理模式了。作為足球界的一匹黑馬,恒大的迅速崛起背後有太多玄機和故事了。甚至有一則關於恒大名牌教練李章洙的笑話,說李章洙如今接電話忙得就像通訊公司的客服一樣,全中國的足球運動員都打給他,問:“你們恒大什麼時候還有試訓?
雖然是一則笑話,可是我們能從中看到很多足球人的心思。自從恒大地產入主廣州足球之後,就在中國足球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地產老板跨界玩起了足球,甚至在短時間內就將足球實現了完善的配置:國腳、世界級外援的引進,名牌教練,豪華的訓練條件和待遇,這一切都是對沉寂多年的中國足球格局的強烈衝擊。除了高出一般俱樂部很多的年薪,恒大足球俱樂部還為每個球員和教練員都提供了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措施,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五險一金。最主要的是,在中國目前足球大環境十分不穩定,且呈低迷的情況下,恒大卻挾雷霆之勢,在中國足壇幹起了一番事業。並且,在許家印和恒大的帶領下,還有著帶動著整個足球事業發展的潛力。這才是恒大足球俱樂部最吸引人的地方。
如今,“恒大模式”這個詞開始被人所津津樂道。“恒大模式”本來是地產界對恒大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狀態的概括。但自從恒大入主廣州足球後,該球隊一路披荊斬棘,竟實現了重返中超的目標。而這其中的每一步、每一個跨越,似乎都帶著恒大地產崛起的努力印記。在地產界,恒大的超強執行力名聲在外,企業文化中的那種“精心策劃、辦事高效”的作風以及“幹革命的狠勁”,也是聞名房地產圈子。可是,足球和地產可是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領域,但恒大依然在一番精巧策劃的“乾坤大挪移”後,完美地將恒大地產的管理方法以及企業文化複製到了恒大足球的運作中。“恒大模式”玩跨界,沒想到也如此風聲水起。
細究恒大足球的成功,背後的辛苦真是常人難及。一支因“假球”而降級的球隊,許久無人問津。而國內足球環境也是處在低穀:好球員要少,好教練難找。因此,為了盡快讓球隊步入正軌,唯一的辦法就是人員“大換血”,吸收人才!於是,恒大便上演了一次次大動作:火線換帥韓國教練李章洙,引入郜林、孫祥、鄭智等國字號球員,招募穆裏奇、孔卡等國際強援,強悍衝超……一係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讓人們認識了恒大,也認識了恒大式辦事高效的作風。隻有迅速人才策略才是王道。
人才自然是實現發展的第一步,但是招募人才後的管理,才是恒大真正要麵臨的挑戰。究竟該如何把各方力量最好的配合起來,提高整個球隊的執行效率呢?許家印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多了解足球的人都知道,投資足球是個高風險的職業,而且投入很大。於是,在種種壓力下,很多投資老板都會親自上陣,對球隊的管理做到事事過問,不管是大方向還是細節都要以自己的意見為主導。這樣做的結果很明顯,即使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經驗,但足球是個專業性很強的東西,老板再厲害,能比教練、比球員還要專業嗎?因此,這樣權利獨斷的行為,會或多或少影響球隊在各方麵的自由發揮,無法給教練和隊員協調調度的空間。長此以往,不利於球隊的發展。
許家印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在恒大足球的管理上有自己的經營模式,即董事長管理下的主教練負責製。“球員如果有什麼問題,你就去找主教練,絕對不能直接找董事長。打個比方,如果球員要買房,那你可以找李章洙教練,然後再由教練找董事長劉永灼,劉永灼再來找我。球員不能有董事長的電話,甚至不能有任何一位行政人員的聯係方式,而董事長也不能有球員電話。”這是許家印對俱樂部管理作出的最為形象的解釋。無論是賽事的安排,還是球隊種種,恒大都在後麵做後勤上的保障,賽場和訓練上的事就充分放權給教練,絕不多加幹涉。恒大把整個球隊運營的核心定位在尊重足球職業化規律上,力求分工明確,嚴格管理。這就是董事長管理下的主教練負責製。
可許家印給教練員和球員的空間還不僅與此。有一位長期跟蹤報道恒大的足球記者曾經寫過一篇名為《恒大家規:更衣室是禁區》的報道。文章裏麵提到了一名攝影記者對恒大的“抱怨”。原來,他發現許家印從來不進更衣室,以致於他連拍許家印和李章洙在比賽場內的合影的機會都沒有。這話絕不是誇張。2010年是恒大足球出征的第一年,其實就有很多場關鍵性的比賽。許家印作為球隊老板雖然捧了三次場,可是每一次比賽,即使是3:1大勝中邦的那場,許家印也是在差不多完場的時候,就離開了賽場。自始至終,許家印真是連球隊更衣室的半步也沒踏進去過。不得不說,這可真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要知道,很多球隊老板都喜歡在賽前進更衣室,對球員們進行一番動員和鼓勵等,可是許家印偏偏不這樣。
這一點,在開始時連在中國有很多執教經驗的教練李章洙都很意外。可是後來,他就慢慢習慣了,並且很享受這種備受信任的狀態。恒大在聯賽第一場是與北京理工對陣的。一向大氣場的恒大邀請了達183位媒體記者,十三家電視現場直播,但許家印並未露麵,隻是在球隊晚上回到基地的時候,才過來看望,而且說得也很簡單:“第一場比賽不容易,大家辛苦了。” 李章洙笑談:“其實我現在就是‘最讓人羨慕’的主教練,因為我的更衣室沒有老板和領導出現過!許家印將球隊的最高指揮權完全地留給了李章洙,在這樣的環境中,球員和教練都倍感輕鬆,卻也備受鼓舞,對一支球隊來說,還有比得到了這樣老板還值得高興的事情嗎?恒大果然是最讓人羨慕的足球隊。
對於許家印這個老板,李章洙用了“敬佩”來形容自己的感受,簽約時是“敬”;當時他還為是否要來廣州足球隊而有不少顧慮,但當時許家印果敢、魄力的個人風格深深感染了他,所以他接受了邀請。而後麵的相處過程則是“佩”——佩服許家印的領導藝術。他從沒想過有任何一個足球俱樂部的老板會這樣將權力完全地放給自己,這種膽識和眼光不能不讓他佩服。自從李章洙在2010年3月25日正式接過聘書,到9月25日成功衝超,時間剛好是6個月。而且在這半年裏,恒大球隊沒有傳出一件負麵新聞,這可以讓球隊裏的每一個球員都感到驕傲。在成功衝超當晚,有些激動的李章洙說得最多的就是三個感謝:感謝恒大集團、感謝許家印先生、感謝俱樂部整個團隊。相信這不僅是這位教練的心情,也是每一位恒大球員的心情。
“行動風向標”
沒有人會否認,隻有將足球真正的職業化、市場化運作,才能給中國足壇帶來新的希望。許家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即便走在一條隻能探索前進的路上,恒大仍然敢花錢,敢用人,更敢於放權給真正能帶給球隊進步的人。許家印把球隊的管理空間給了教練,同時也是把巨大的提升空間給了恒大足球隊。在這樣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下,恒大將把人才戰略運用到極致,恒大的未來將指日可待。
4.超強魅力,聚才磁石
“IT界有李彥宏,地產界有許家印”,如今的許家印已被媒體立為房地產界的“偶像派掌門人”。見過許家印的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 “相貌堂堂”,儒雅帥氣。有一位美女記者就自稱是許家印的“FANS”,麵對這些,許家印總是一笑置之。雖然如今他功成名就,名聲在外,恒大在它的帶領下,也在地產界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有著一顆平常心的許家印,總是很低調,內斂,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空間。有人說他這是一種形象的包裝,他不否認。他從不怕別人說三到四,他個人超強的魅力,已經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吸引著更多的人來到他的公司,他的球隊,他的事業中來。
的確,許家印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人性魅力和一種鮮明的領袖氣質。他做事大氣、果斷,目標高遠,卻又穩紮穩打。2009年,恒大地產在香港成功上市後,到場道賀的香港超級富豪鄭裕彤就曾這樣評價許家印:“許主席這個人好衝擊,很勤奮。”還有一些對許家印有所了解業內人士也說:“許家印身上有種河南人的那股狠勁。我們隻要觀察下鄧亞萍打乒乓球時的那種表情,就能發現許家印在做事的時候的精神狀態,幾乎如出一轍。”
如今的許家印,有著許多種身份,也因為他的智慧和膽識贏得了無數榮譽。他是恒大地產集團的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美國西亞拉巴馬州大學榮譽博士,武漢科技大學管理學教授,全國勞動模範,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同時,許家印還擔任著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慈善總會名譽會長等諸多一係列社會職務。“中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中國民營經濟十大風雲人物”、“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傑出貢獻人物”、“中國十大慈善家”等稱號,這些也都是他對社會的付出的回報。
頂著這些耀眼光環的許家印,還在繼續發光發熱。他的個人魅力和經營能力已經讓他成為一個人們追求的目標,而恒大,也在他的領導下成為有識之士的大本營。在他的手下工作,人們都會在許家印這位老板的鞭策、模範下,變成了“工作狂”,高效率,高執行能力,高眼光,他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著眾多人才的加盟。但他的影響力如今也已經跨出了地產界,在他排球、足球俱樂部的經營中,許家印也一直在發揮著他的招賢納士的能力。
2010年恒大開始投資體育,先是廣州女排,接著是廣州足球。在飽受爭議和質疑的情況下,許家印再次以他執著、堅定的冒險精神,讓恒大開始實現跨界發展。目前中國的體育事業不景氣,也是人盡皆知的,尤其是足球,更是處在一個低穀的階段。而要想在短時間內就是先球隊的進步甚至盈利,最好的辦法,就是招攬人才。許家印看到了這一點,就開始用他高效的執行能力開始了球隊的建設。在女排上,恒大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講傳奇人物郎平,從外國的球隊請回來。人才的外流不是毫無理由的,郎平這樣的排球人到國家執教就是因為在國內沒有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許家印知道這是招攬人才的苦難之處,就在這個方麵下大了氣力。除了高薪,許家印還向郎平表達了自己想要實現排球職業化發展的強烈願望,並表示出了自己還要繼續招攬人才、將球隊做大、做強的居心。終於,郎平被打動了,而許家印也沒有食言,很快,他就將周蘇紅、楊昊、楊坤等眾多有國字號背景的女排選手招致麾下。很快,廣州女排就在賽場捷報頻頻,成了一支堪比國家隊的女排隊伍。
既排球之後,許家印又將自己的眼光投到了足球上。說做就做,要做就要成功。即使將要接手的是一支曾因打假球而被降級的球隊,許家印也絲毫沒有灰心。做足球要比做排球還要困難的多。首先,中國足球人才實在不多,其次,因為體製的不健全等種種因素,招攬國際人才困難重重。很多大牌球星和教練看不上中國足球的發展水平,即使有錢也不要願意來中國踢球。但許家印的個人魅力又一次發揮了作用。
麵對許家印這樣一位不同尋常的球隊老板,韓國著名教練李章洙當時就被他的個人魅力所折服了。緊接著,恒大又開始迅速吸收國腳、國際外援,將恒大足球隊的配置短時間內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而在恒大女排、恒大足球隊,許家印另一方麵的管理藝術也展現了出來。他反複強調強調,很多在球隊的管理上是“董事長領導下的主教練負責製”。無論是排球還是足球,許家印把球隊的培新和比賽事宜的都交給了主教練,自己的團隊隻負責提供後勤服務和保障。許家印甚至連球隊的更衣室——象征著球隊管理權力地界的大門,都半步不進。這讓球隊可以在最專業的教練的帶領下,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無疑許家印這是將完全的信任都給了教練和球員們。這樣的管理模式,讓每一個都看到了許家印的見識和魄力,為他獨特的個人魅力和領導藝術所深深折服。就是這樣,恒大的體育事業,逐漸地如日中天起來。
“行動風向標”
自2010年以來,恒大不僅在地產和體育領域有了巨大的發展,還在扶貧、教育等慈善領域不吝重金,進行了大手筆投入。恒大已經在更廣的範圍內為人所知,並收獲了陣陣好評。我們可以看到,在一項事業成功之後,許家印並不會隻專注於眼前的一點收獲和效益,而是願意用更高的目標,運用更多的渠道和手段,來豐富自己的發展力量,壯大自己的事業。他對事情總能敏銳而準確地做出判斷,看問題的高度也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而事實也證明,他總是能找到一條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道路,並越走越高、越走越遠。不管如何,人才已經成為許家印打天下的第一利器,他的個人魅力也會將這柄利器發揮到極致。他果然就像一枚聚才磁石一樣,成為有識之士的向往。
5.人才後備艙,足球學校
在恒大投資足球取得一定成效之後,“足球黑客”還將他的足球事業伸向了更廣的領域。除了經營自己的足球俱樂部,作為全國政治委員,許家印就曾在兩會上表達了自己想要振興中國足球的強烈期盼。在投身足球後,許家印發現了中國足球發展的諸多弊病:偽職業化傾向明顯,商業化運作水平低,尤其明顯的是中國的足球人口太少了。與日本達60萬的足球人口相比,我們還有太大的距離。這就使得中國足球難以普及,難以被人所認同。熱愛足球的人少了,從事足球事業的人就相應的不多。因此,大力提高中國足球的人口,就必須積極儲備足球人才,完善和健全足球設施和相關製度。一向是“說到不如做到”的許家印,再做了倡導之後,並沒有就此止步,為了實現這個長遠的目標,恒大已經積極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