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的意識已經深入許家印的每一滴血液,縱觀他的發跡史,不難發現,他的成功是伴隨著冒險應運而生的,許家印從不向未知投降,他像勇士一樣,始終保持著奮鬥的姿態,勇猛的一路前進,挖掘屬於自己的財富之夢。
1.擺出一副奮鬥的姿態
任何成功都不會是輕而易舉隨便得來的,要想得到非凡的成功自然需要一副不凡的姿態。許家印,這個自幼缺乏母愛的倔強男孩,與現在動輒捐款數億的“中國十大慈善家”之間,有著怎樣的內在關聯?這個曾在當地嚐試販賣石灰做小生意的少年,又是憑借怎樣的才能登上了當今首富的寶座?對於帶領恒大闖過房地產業大風大浪的許家印來說,他的成功源自他獨特的姿態——他的姿態,就是一副隨時準備戰鬥的奮鬥的姿態。
為了恒大的長遠發展,許家印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是把整個恒大團隊都鍛煉成一個效率奇高、戰鬥力極強的隊伍。許家印的這種奮鬥姿態讓恒大在業界很有名望,在他這種充滿奮鬥精神的積極狀態的感染下,恒大的管理層,也是早就形成了一種戰鬥力全開的奮鬥狀態,恒大這些高管們,早就習慣了在淩晨酣睡的時候接到老板的電話,並立即頭腦清醒的加以執行。長此以往,這些了解許家印的人對他的成功有了一個精煉的一字評價:拚。這個簡簡單單的“拚”字,帶著些地產行業的江湖氣息,但同時也精確的勾勒出許家印的奮鬥姿態。
有人認為,許家印的這種奮鬥姿態來自一種血統繼承,因為他的奮鬥的初始地,河南太康,是一片英雄輩出的遼闊平原,這裏曾輸出過草莽英雄吳廣,也培養出山水詩人謝靈運。如今的許家印應該也是繼承了先人的的優良基因和奮鬥姿態,凡事敢想敢做,讓恒大在房地產界獨樹一幟。
許家印的奮鬥姿態無疑為他帶來了事業上的巨大成功,但是人的時間精力有限,難免顧此失彼,許家印常說自己覺得對自己的家庭尤其對自己的妻子很有歉意。他與妻子是在舞鋼工作期間認識的,雖然許家印的工作極為忙碌,但是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篤定,還被稱為恒大集團的“模範夫妻”。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會有一個優秀的女人,像許家印這樣為了事業終日保持奮鬥狀態的企業家來說,背後妻子的支持就更是不可或缺。許家印的妻子雖然從未出現在前台,但從他談妻子的片言隻語中不難推斷,這個多年來站在幕後無私付出的女人,是多麼的不平凡。
縱觀多年來的新聞紀錄,許家印公開發表的言論僅限於“房價”、“房地產利潤”、“上市融資”、“恒大模式”、“當勞模的感受”、“做慈善的感言”等公共話題,幾乎從未涉及個人生活,這也為他省去了那些私生活過度曝光可能引起的麻煩。據說,曾有記者把—份探究人的內心世界的問卷拿給許家印,請他作答。但當許家印的策劃團隊發現,問卷上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涉及人生態度時,經過討論,這份在人們看來很好回答的心靈問卷,就被確定在不能公布的範圍裏了。
也許把許家印包裝成一個外人摸不透的決策者,正是恒大的經營策略之一。但是有些與生俱來的氣質是難以掩蓋的,許家印身上有著天生的魅力和一種鮮明的領袖氣質,他做事大氣、果斷,目標高遠,雄心勃勃。當年就是在給別人打工的時候,他的風頭、威信甚至都超過了老板。許家印辦事頑強執著,富有毅力,有著強烈的冒險精神。他為人立場明確,做事目的性強,對事情總能敏銳而準確地做出判斷,看問題的高度也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多年奮鬥下來,許家印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倒賣石灰的男孩,如今的許家印,有許多種身份,也贏得很多榮譽。他是恒大地產集團的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另外,他還是美國西亞拉巴馬州大學榮譽博士、武漢科技大學管理學教授、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許家印還曾榮獲“中國房地產—卜大風雲人物”、“中國民營經濟十大風雲人物”、“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傑出貢獻人物”、“中國十大慈善家”等稱號。
頂著這些耀眼光環的許家印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恒大媒體團隊有策略的包裝讓我們對恒大之名如雷貫耳,而對許家印本人卻知之甚少,但凡涉及到他自己的生活、家庭、婚姻、子女、人生觀、世界觀等,他都深藏不露,很少談起,有一種神秘感。但是關於許家印的為人,我們有一點能夠確定,這是一個把事業當做生命的人,是一個無時無刻不保持著奮鬥姿態的人,是一個因為這種奮鬥的姿態而氣質倍增的人。
“行動風向標”
時至今日,許家印可謂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種成功源自他在經營恒大的時候,隨時都擺出一副奮鬥的姿態,而要堅持住這樣的姿態,則需要多方麵的支持。
首先,許家印把他的核心團隊塑造成了一個和他一樣隨時隨地準備戰鬥的鋼鐵隊伍,恒大的領導層也和許家印一樣擺出一副奮鬥的姿態,即使是淩晨接到的指令,也一樣高效執行。
其次,許家印的奮鬥姿態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妻子的默默付出,哪怕大手術也瞞著他,避免影響他的工作,這樣的理解與支持,為許家印戰鬥力全開的奮鬥姿態打好了基礎。
最後,行之有效的公關策略讓許家印能夠隨時保持奮鬥姿態,將媒體的焦點集中在恒大上麵,會使恒大的社會影響力倍增;而最大限度的淡化個人信息,一方麵可以避免那些可能滋生的無中生有的小道消息,影響恒大聲譽,另一方麵,保持領導人性格的神秘性,可以有效避免在商業博弈之中,被人摸準秉性,有機可乘。
2.“賭”成資本大贏家
在創業的資本積累階段,有些時候穩紮穩打遠沒有有魄力的一搏來的有力,許家印就是一個喜歡放手一搏的人,在恒大上市之前的運作階段,他將這種敢於孤注一擲的“豪賭”氣質發揮到了極致。
業內研究發現,在恒大首次上市前,許家印以全部身家與外資機構設下一輪輪賭局,在投行們的精心籌劃下,通過轉讓項目公司權益和項目開發權以及迂回轉股等策略,提升恒大業績表現、改善資本結構,籌集上市籌碼;同時以持有的恒大權益做賭注,承諾高額回報,獲得巨額海外融資,突擊拿地,做大市值,快速“催熟”恒大。
然而,十賭九輸的說法似乎在許家印身上應驗了,恒大時運不濟,恒大IPO招股之時正麵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上市慘遭“滑鐵盧”。首次含有賭博性質的上市嚐試失利後,恒大一度深陷債務泥潭,而許家印也幾乎淪為債權人的“打工仔”。可是即使是落到了這步田地,許家印任然不改豪賭氣質的本色。上市失敗後,巨大的輿論壓力令許家印幾乎心力交瘁,但他的舉動卻出人意料。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後,資金鏈岌岌可危的恒大率先捐出了1000萬元。當時,恒大的幾位高管都勸他,說萬科也就捐了200萬,我們也捐200萬算了。勸了幾次都沒用,許家印還是一意孤行。
危機過後,許家印曾唏噓,當時要拿出1000萬比現在拿出10個億還要困難。而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到典型的許氏風格,大氣、敢下手。這次許家印賭的不是錢,而是恒大的威信,因為捐款不僅可以在輿論上幫助恒大減壓,還間接向外界傳遞了恒大“不差錢”的信號。可以說天無絕人之路,出於對許家印和恒大的信任,沒過多久“鯊膽彤”等新投資者的很快出現,及時的融資解決了許家印的燃眉之急,於是許家印再度設下新賭局,二次衝擊IPO,並且在2009年房地產行業複蘇之際,成功上市。 雖然這樣大手筆的近乎賭博的融資手段讓恒大取得了上市成功,而且在很多媒體的視野中,造勢與豪賭,也成為許家印個性形象最鮮明的部分,但是許家印本人卻對此不置可否。上市成功後,某媒體記者問他:“對賭協議如何處置?”他回答說:“恒大沒有跟誰對賭過,對賭協議那都是外界傳的。”
那這個對賭協議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原來恒大在和投資銀行簽訂融資協議的時候,確實同時簽訂了對賭協議。而恒大一開始並不承認這是對賭協議,是因為中國有句話說“十賭九輸”,“賭”這個字在民眾尤其是股民的眼裏多少有些喪失企業的威信。事實上,對賭協議是國際投行慣玩的一種財務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手段,因為中國企業還是玩資本的中小學生,麵對老奸巨滑的國際投行玩對賭協議還有很大風險。但是許家印與生俱來的冒險精神讓他沒有瞻前顧後,毅然決定放手一搏。
所謂對賭協議,就是投資方與融資方在達成融資協議時,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情況進行的一種約定。如果約定的條件出現,投資方可以行使一種權利;如果約定的條件沒出現,融資方則行使一種權利。所以,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在中國企業與國外投行簽訂對賭協議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簽訂對賭協議的行為很容易葬送公司的控製權或給企業造成重創。比如著名的太子奶事件,就是由於對賭失敗失去了控製權,辛苦打下的江山變成了別人的;地產界的碧桂園由於對賭協議不得不支付了4.4億元給美林銀行。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滾打多年的許家印何嚐不知其中的厲害,但是為了上市後的光明前景,他選擇再一次冒險入局。
而此時,眾多國外投行正是摸準了許家印急於獲得融資、又對自己的企業發展充滿信心、不惜高估值融資的心理,欣然與之簽訂了對賭協議。這份對賭協議,其實是一份生死合同,一不小心就會把發展十多年的恒大逼入破產的深淵中。在許家印簽訂協議的同時,恒大也就在他的帶領下,進入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豪賭。按照慣例,恒大與投行們在協議中設下了“賭局”,和普遍根據業績對賭不同的是,該輪賭局中,投行們要求的是最低回報。雙方的投資協議約定,恒大若在2007年之前上市,按照發售價計算,投行們的最低回報率為30%;若在2008年6月6日前完成上市,則最低回報為40%;若至2009年年底完成上市,則最低回報將上漲至70%。
倘若按照上市發售價計算的回報率達不到最低回報,許家印個人作為大股東,將向投行們轉讓一定數目的恒大股份,以確保投行們獲得最低回報。同時規定,投行們有權在發放普通股股息之前優先獲發股息,年股息率為5%。而這僅僅隻是投行們的保底回報而已,同時其設定了調整機製,上市發售價越高,投行們獲取的回報將越高。本金、優先股息再加上最低回報,這一切都以許家印持有的恒大股權作為“賭注”背負在了恒大身上。
所幸的是,一年以後,恒大幸運地度過了危機,成功上市。恒大的這次資本運作成功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向世人昭示了一種區別於以往主流的房地產開發模式。與以萬科為代表的穩健銷售策略不同,恒大實施的是一種更為激進的拍賣模式。
許家印在戰略聯盟高層峰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了這件事,頗有些開玩笑的意味。“2008年的時候,媒體討論比較多的是恒大老板和國際基金‘對賭’,其實這不叫對賭,恒大的未來幾年發展我是有數的。一個香港大老板開玩笑說,許總你太厲害了,我給你算一下這筆賬,包括上市融資和發債7.5億美元,你差不多從國際資本市場融了四十億美元。”
實際上,這種新的開發模式並不是獨創,順馳、龍湖、碧桂園等亦有類似的實踐,但是在運作起來之後,得到的結果卻是千差萬別,這種模式中證券化的國際資本,取代了傳統的地產開發模式中的銀行貸款,成為杠杆式開發的新支點。恒大代表著一批房地產開發企業,成為業界的新勢力,其所實行的模式為業界帶來了巨大的激情和想象空間,同時也使人們看到了一條布滿果實與陷阱的道路。
其實,不隻是許家印,可以說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更像是一群理性的賭徒,必死無疑的事情不會去幹,但沒有風險、“空手套白狼”的好事也不存在。成長從來就是賭徒的遊戲。美國強生公司前CEO拉爾夫·拉森一語道破那些高瞻遠矚的公司從草創到步入輝煌的關鍵因素——那就是膽大包天甚至是非理性的欲求和目標。這樣的說法或許會讓穩健性的企業家覺得有些極端,但許家印正是這樣的開拓性領導者,他把國際資本融資這一變革,成功轉化為恒大發展的機遇,盡管其中有賭博的成分,但是憑借精準的眼光和團隊高效的執行力,許家印這次賭贏了,而且為恒大贏得了巨額的發展資本,成為了名符其實的資本大贏家。
“行動風向標”
許家印通過和國際投資勢力簽訂對賭協議的方式,為恒大的上市贏來了殷實的資本,讓恒大有機會一睹上市之後的廣闊市場和無盡機遇。許家印之所以能夠成為這樣的賭局的贏家,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就是他的開拓思路,他選擇冒險像國際資本融資,而沒有選擇像萬科那樣的穩步前進的策略,因為那樣做雖然較為保險,但是浪費的時間成本不可估量。
其次,許家印本人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在首次國際資本融資失敗之後,他還有勇氣再次走上這條路,從這種孤注一擲的行為可見他是一個多麼堅韌的人。
最後,輸掉什麼都不能輸了士氣,據說賭博的一種心理戰叫做“造勢”,無疑許家印是深諳此道的,在首次融資敗北、恒大現金流緊張的時候,他依舊大手筆的捐給汶川災區1000萬人民幣,這讓外界不僅對恒大刮目相看,更不再懷疑恒大的實力,可以說為下一輪融資奠定了輿論基礎。
3.迎接調控的驚心動魄
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行業可謂是影響重大,當時的恒大剛剛上市,還沒有從上市前的融資戰役中恢複元氣,就要迎接新一輪房地產宏觀調控降臨,此時的恒大麵臨嚴峻挑戰,調控政策頒布之後,恒大每走一步都可以說是步步驚心,驚心動魄。
國家的調控政策是有的放矢的,因為2009年的時候,房價在貨幣寬鬆的政策下暴漲,不少地方的價格超過了2007年的巔峰時期。麵對急劇攀升的房價,民眾抱怨成一片。2010年2月,溫總理在與網友互動時,一位網友提問說:房價成了2009年最牽動人心的話題之一,盡管中央采取了一係列抑製房價上漲過快的措施,但房價仍然漲得有些離譜。您覺得2010年高房價的問題會緩解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到底應該怎麼調控?
溫總理的回答很有人情味兒:“群眾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知道所謂‘蝸居’的滋味。因為我從小學到離開家的時候,全家五口人隻有9平方米的住房。”總理的這番話引起了很大反響,各路媒體立即廣泛報道了這一事件。果然過了一段時間,國家出台了政策調控瘋漲的房價。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堅決遏製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這項措施被稱為“新國十條”。調控措施嚴厲強調:“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責任。”
這項政策出台之後收到了始料未及的後果,本來市場評估和大眾都認為樓市必迅速降溫,沒想到最希望下降的樓價未見多少波動,反倒是股市中的房地產企業股價竟出現暴跌。這樣的市場反應,讓滿懷期待的廣大民眾受到了雙重傷害。當時,房地產市場上的人把這個政策解讀為,國家隻打擊投機和投資性需求,抑製改善性需求,而且影響隻限於北京、上海、深圳等房價高的一線城市。但事實上,這項政策的影響力極為深遠,對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有重大影響。
業界周知,恒大的布局就是全國的二三線城市,其營銷方式是“大”與“快”的結合。它的規模是超大的,集團要發展,必須做到“快”,資金鏈才能不斷裂。快速拿地,快速建房,快速銷售,才能快速回收資金。從順應國家宏觀調控的角度來說,恒大堅持的低價格特價策略,既是響應國家號召,又體恤了廣大百姓的疾苦,同時完成了恒大本身的市場目標。
對於這種市場戰略,讓恒大在國家嚴厲的調控下得以生存,對此許家印頗有心得的說:“我們恒大拿地的話,內部有規定:六個月內,要開盤。而且我們開的量很大,一個樓盤開十萬、十五萬平方米是正常的,但是我們一開就開二十萬、三十萬平方米。這樣的話,一年都沒有斷銷,所以在儲備土地這方向,恒大做得是非常好的。”
而為了應對宏觀調控帶來的市場低迷,提升恒大樓盤的人氣,在市場營銷上,恒大往往將“特價策略”與另一個法寶捆綁起來,這個法寶就是“明星營銷策略”。毫不誇張地說,在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明星營銷策略的使用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像恒大這樣如魚得水。舉個簡單的例子:2010年7月11日,恒大在濟南興建的首個精品項目——濟南恒大綠洲盛大開盤。現場舞獅歡慶,鼓樂齊鳴,人聲鼎沸,最讓人關注的是範冰冰、陳好、蘇有朋等多名一線明星親往助陣。許家印的“明星策略”效果驚人,因為截至開盤當日十六時,恒大成功實現5.5億元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