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市場摸索和宏觀調控下驚心動魄的曆練“明星+活動”儼然已經成為恒大重點樓盤開盤的標配。有媒體列出了“恒大全明星家族”,這個家族的成員包括成龍、黎明、甄子丹、葛優、任賢齊、汪涵、範冰冰、熊黛林、李冰冰、周迅、容祖兒、劉亦菲、鄭欣宜等等,全是一線大牌明星。當人們因為國家政策而對樓市望而卻步的時候,用幾位一線的明星拉動開盤時候的人氣,也是四兩撥千斤的合適買賣。從應對宏觀調控的角度來說,恒大這兩招營銷策略雖看起來簡單直接,可以說沒什麼新意,卻是行之有效,讓恒大能夠在調控的驚濤駭浪中得以生存,避免了傾覆的厄運。
有了絕佳的營銷策略還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在調控之後究竟拿出什麼樣的房價才合理,是恒大和眾多房地產企業的共同難題。出於一種行業慣性,房地產商即使麵對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房價還是依然扭扭捏捏,因為多年的上漲習慣,讓房地產商對調控習以為常,簡直可以說是不痛不癢,天天喊狼來了,狼一隻也沒有來,於是大多數房地產商選擇了觀望。他們擔心同時也是希望市場會像2008年那樣,調控完後馬上漲價。當時很多人都聯想起2008年的7月上旬,在南京市中心區域出現的二個巨幅海報——“房價不會跳水,隻是在做俯臥撐”。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房地產商們裹足不前。
麵對扶搖直上的房價,怎樣的數字才算合理?恒大脫穎而出,由許家印最先提出一個明朗的答案——5090元/平方米。這個價格是許家印在恒大地產召開的2011年主要經營情況與2012年銷售目標發布會上提出的,並稱其為“中央希望的合理價位。”此消息一出,立時引起媒體的爭相報道。許家印的這次表態其實是延續了恒大的一貫作風,因為在過去的幾年中,恒大曾多次高舉降價的大旗,率先下調房價,其亦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了主動。但同時許家印也表示,“當房價跌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就要恢複一定的房價”。
對於2012年的房地產政策預測,許家印有一種經曆過大風大浪之後的從容穩健,他認為,國家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會延續原來的風格,在2012年不會放鬆,但是許家印也很樂觀,他認為房地產形勢不會比現在差到哪裏。“預計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形勢將是低穀,二季度從成交量的角度將逐漸回升,下半年將會有所好轉。房地產形勢低迷是各種因素的疊加,首先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和方向影響;其次是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而今年的樓市,他認為宏觀經濟因素對其影響更重要些。從許家印的話中可以看出,調控固然驚心動魄,但是恒大還是能夠從容應對。
“行動風向標”
國家的一輪輪調控政策對於房地產商而言,無疑是驚心動魄的,但是恒大卻總能險中求勝,這得益於許家印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對政策的精準把握,而且他是不按常規出牌的人,所做之事往往有著出其不意的效果。
首先,恒大首先提出明確降價數字,並且在自己的樓盤做出大力折扣,這就響應了政府調控樓市的號召,得到政府的認可,雖然從短期看,每個樓盤由於折扣都會有所損失,這些損失會直接通過利潤受損體現出來。但通過高調降價,恒大在利用各大媒體的報道擴大了自身影響力。影響力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因此長期來看,對企業的發展又是有利的。
恒大帶頭降價,除了以上,還有其他的好處。恒大率先打出打折優惠的招牌,也是含有一定試探性的,市場的行情此時難以定位,通過打折優惠,在價格上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試探市場的反應。有了這些基礎,恒大的策略會更符合實情,為彎道超車提供機會。
最後,許家印的營銷策略很值得學習,“明星戰略”具有快速集聚人氣、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具有高投入的特點,但是對於房地產業來說,這的確是一招性價比極高的妙棋。
4.拚搏注定要冒險
說到冒險精神,在房地產界就不能不提及曾經風光一時的順馳,順馳的創始人孫宏斌是一個和許家印一樣具有傳奇色彩的地產大鱷,兩人身上都具有很強烈的冒險精神和立誌高遠的拚搏精神,但是二人的結局卻相差甚遠,同樣都有過中國房地產行業領軍人物的光輝,但是如今,許家印的恒大成功上市,許本人也藉此榮登內地首富的寶座,而順馳卻因為上市失利,孫宏斌落得一個公司被人收購、低調退出,從頭再來的下場。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兩家在常人看來有諸多共同點的公司,落得如此迥異的結局?
我們先從順馳充滿冒險精神和傳奇色彩的發家經曆說起,這是一家成立於1994年的天津房地產公司,曾經在恒大之前創造了一個房地產發展的神話,但當冒進的弊病終於浮出水麵,以高土地成本、高人力成本、換得高速度發展的順馳,上市失敗。在內外交困下,順馳股權易手。一個迅速崛起的地產帝國,就此迅速倒下。在外行人看來,恒大和順馳是兩家風格相似的公司,但是深入分析之後,就會發現二者的差別有著雲泥之別,恒大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許家印有許多高明之處。
先從自我定位來說,恒大的市場定位是很有冒險性的。作為房地產企業的新秀,超越萬科,做業內的老大許家印最大的理想。上市之前,許家印在內部會議上多次表示,在新的曆史階段,恒大要搶抓機遇,實現“三個一流”,即中國地產規模一流、中國地產品牌一流、中國地產團隊一流。實現這三個目標,恒大將成為中國地產的龍頭。他稱“我對這個目標充滿信心”。隨後,恒大即在房地產界掀起了震驚業界的“恒大狂飆”。和順馳的高目標一樣,恒大自從在2004年走向了“跨越式發展”的道路起,做業內的第一從來就是不變的目標。一個初出茅廬的公司敢於在公眾麵前承認自己的野心和抱負,這是一步驚心的險棋,也從另一個方麵體現出恒大的冒險敢拚的精神。
再從公司實力來說,要知道房地產行業就是一個刀光劍影的戰場,光靠賣弄口舌是一定走不遠的,要冒險,就要有本錢,而公司的實力就是冒險的本錢。“拿地”是判斷房地產企業實力的最有效的指標之一,也是日後上市獲取資金的首先被考慮的“硬性指標”,因此恒大在拿地方麵毫不示弱,在許多城市都做過單塊地皮的“地王”,非常注重土地資源的儲備。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恒大的目標很具有理想主義色彩,但許家印在拿地這一關乎生命線的大事上處理的很現實主義,注重選擇。因為在其崛起之前,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黃金位置的土地已經被捧為天價,而且有國內最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與之競爭,所以,恒大將自己的戰線定位在市場溫度適中二三線城市,特別是有發展潛力的省會城市。
進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恒大拿下的這些土地都有以下的特點:首先,基本上沒有拆遷的遺留問題,有利於迅速開工和交付;其次,地塊麵積普遍較大,適合建設大規模的中低檔住宅樓盤。最後由於是“生地”,不被注重短期效益的當地開發商看好,競爭相對不太激烈,而且有未來升值的潛力。由此看見,恒大在地產江湖感想想做,許家印很清楚要拚搏注定就要冒險,所以他打出了爭當第一的大旗,但是同時在拿地戰略上很理智,敢於冒險而絕不冒進,冷靜的判斷市場,精準的定位在二線省會城市,在穩健中求勝。
上市是一家公司命運的轉折點,順馳就敗在了這裏,上市一役之後,恒大雖然也是初戰失利,卻在次年重整旗鼓,成功上市,許家印登上內地首富寶座。由此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出,同樣是冒險,孫宏斌領導的順馳猶如脫韁野馬,過於缺乏管製,而許家印的冒險是經過精打細算、仔細估計過的,步步為營,招招慎重。業界有一種說法:企業領導人的氣質,一定程度決定了企業的氣質。許家印是中原漢子,他的冒險精神飽含了一種謀士般的精明,其管理風格以強硬為主,但剛中有柔,懂得縱橫捭闔的交際手腕,也懂得拿捏合適的高低調,對外一向是揮灑自如的儒雅形象;反觀孫宏斌可謂理想主義氣質濃厚,冒險精神有餘,但是他審慎不足,同時過於高調的行事風格也在業內引起反感,所以許家印這種收放自如的冒險拚搏最終取得了成功。
如今細觀恒大,雖然在對外宣傳上麵從沒有誇下海口,可實際上,它在很多指標上已經超過行業老大萬科了。再從企業文化上和製度來看,恒大在企業製度與管理上,在同行業處於領先水平。因為許家印在曾舞鋼做了多年的車間主任,其中最拿手的就是製度建設。成立恒大之後,許家印創立了“緊密型集團化管理模式”,這種中央集權的特點,使得恒大具有極強的執行力,避免像順馳那樣,出現因為過於放權而引發不可收拾的惡果。從這點可以看出,拚搏注定要冒險,冒險的前提是保證自己的內部體製足夠完善,先把自己從內到外練成金剛不壞之身,才能冒險參與激烈的競爭和拚搏。
當一切塵埃落地,我們會發現成功絕不會送到門前來,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一定要有主動積極的態度,勇於拚搏,拚搏注定要冒險,而勝負亦是在此分出,冒險要講究策略,不能一味冒進,走得太快留白太多漏洞也就太多,這樣的急行軍很容易被人圍剿,而恒大的冒險給後來人樹立了好的榜樣——目標明確,戰術紮實,實力雄厚,不急不躁,穩步前進。自古以成敗論英雄,同是兩大地產龍頭企業,卻是一個在悲歎聲中結束了自己絢爛的神話,一個在爭議聲中跨過資本險地安然脫身。對世人來說,這兩種結果有天壤之別——可見拚搏注定要冒險,但是冒險不意味著喪失理智,頭腦清醒、決斷合理、科學管理,才是冒險取勝的關鍵。
“行動風向標”
冒險和冒進一字之差,結局卻滿含了成王敗寇的辛酸與蒼涼,順馳紅極一時,最後落得偃旗息鼓的下場,而恒大卻是一路高歌,順利上市,將許家印送上了首富的寶座。對比之下,許家印的確有太多高明之處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與孫宏斌動不動就叫板行業老大的囂張不同,許家印對外一直都是極度低調的,從未說過要挑戰誰這樣的話,恒大的冒險體現在實幹上麵,恒大人一直都在默默付出,默默超越,他們知道這樣的行為很冒險,但卻樂此不疲,從不聲張,但是數據卻顯示出,恒大在很多項目中,早已超越了老大萬科,走在了行業最前端。
其次,選對的,不選貴的。順馳攪局般的的高價購地,不僅惹得同行非議,更是把自己的利潤壓縮到了極低的水平,幾乎無利可圖;恒大則更加務實,選擇二三線城市價位實惠的“生地”,將利潤最大化。眾所周知,大規模拿地是展現拚搏精神的最有效的方式,可是許家印的市場定位顯示出他的冒險是很有策略的,這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冒險。
最後,冒險也得有規矩。許家印雖然在經營中也常常走險棋,但是他很清楚,高質量的管理團隊才是險中求勝的關鍵,所以,恒大在管理製度的建立方麵,選撥嚴格,管理嚴謹,絕不因為市場戰略上的冒險而在人才選拔上冒險,這樣的嚴謹在業內堪稱典範。
5.永無終點的許氏思維
許家印具有商人非凡的氣魄,他為人作風強勢,霸氣十足,具有過人的魄力和細節管理能力。當初,恒大地產在揮手之間向全國擴張,並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縱橫捭闔、大舉融資,這都離不開掌門人許家印審時度勢、深謀遠慮的許氏思維,還有他乘勢而起、把企業做大的豪邁雄心。一些媒體這樣評價許家印:“恒大的成敗許家印係於一身。他不按常規出牌的許氏思維方式,大開大闔的操作手法,決絕、強硬的手段,成就了今天的恒大。”許家印極具特色的許氏思維對恒大的發展的確至關重要。
許氏思維的精髓,可以從他的曆次講話中提煉出來,許家印重複提的最多的就是恒大“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的作風。明確的目標導向,強大的執行能力,是許氏思維的最大亮點,也是恒大非常規發展的要旨。正因如此,恒大也許是中國執行能力最強的公司,嚴明的紀律充滿了許氏思維的特色。
許氏思維造就的高效管理模式讓很多企業家印象深刻“許家印有很強的控製欲,但他是人治化的控製,不是通過親信裙帶,而是通過清醒的製度化表達。”上海華彩谘詢集團公司董事長白萬鋼認為。的確,許氏思維的一大特點就是可複製性,許家印在恒大複製了無數的自己。許家印本人是個典型的工作狂,幾乎每天能看到他深深的眼袋。在許氏思維的感染下,恒大普通員工每周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中層超過80小時;高層超過90小時!可是即便如此,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你——許老板的工作時間最長。
許氏思維的另一個特點是經常做大規模“搞運動”式的管理,主題因時而定,但是規模和力度從不馬虎。2010年恒大開展了曆時3個月的“質量月”活動,在此之前還搞過類似的“清除三類人”、抓產品、抓營銷運動等等。恒大正處在高速增長階段,這類運動有效地集中清理了恒大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用運動的方式激活員工,是許氏思維建立的管理模式的代表。
許家印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企業家,因此在他的許氏思維中,製定和執行企業發展戰略是很重要的一環。許家印常說,現代企業進入戰略製勝的年代,沒有戰略的企業,就是一架在惡劣氣候中盲目飛行的飛機,始終在氣流中顛簸,在暴雨中顫抖,最後很可能迷失方向。但同時也要認識到,企業戰略實施,是將戰略構想轉化成戰略行動的過程,如果隻有戰略構想,而沒有製定戰略或不能實施,那麼在完美的戰略都沒有存在的實際價值。在恒大,企業戰略實施不是“假大空”,而是一項係統工程。許家印要求恒大人做好從戰略發動、戰略計劃、戰略匹配到戰略調整等多方麵工作,因為這些是保證戰略實施的關鍵。
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已經進入戰略競爭的年代,競爭白熱化的房地產行業更是如此,企業戰略是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許氏思維對企業戰略的高度重視是順應市場發展的明智決策,誠如許家印所言,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在相當程度上表現為企業戰略思維、戰略定位的競爭。市場是瞬息萬變的,一個成熟的企業,必須要有高度前瞻性、科學性的決策,獨具慧眼地把握時代和市場的發展方向。許家印這樣要求恒大:“在產品推廣上貼近市場脈搏,把握市場需求,不斷使自己的產品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動態。隻有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裏。”
恒大在夯實基礎、穩健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許氏思維著重的另一個重要方麵不可忽視,那就是恒大的核心競爭力。許家印認為恒大的發展絕非片麵追求速度的發展,而是必須融會貫通科學發展觀,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保持穩健。恒大借鑒世界先進經驗,形成了董事局、決策委員會、經理層三級管理體係和目標計劃管理、績效考核管理等一係列具有恒大特色、高效務實的經營管理模式,並建立了以經營發展戰略為核心的現代企業製度,為增強恒大的核心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紅海戰略”是永無終點的許氏思維的又一典型,其含義是,恒大在產業需求增長緩慢甚至萎縮的市場空間裏麵,要直麵現實、敢於迎難而上,緊盯競爭對手,參與嚴酷競爭。眾所周知,“紅海”是競爭極端激烈的市場,是血淋淋的,是殘酷的。商場如戰場,許家印就是要讓恒大在這樣的競技場上勇於競爭乃至廝殺。爭創團隊一流、規模—流、品牌一流,並以此為武器令自身立於不敗之地。
船在大海中航行,難免遇到波濤洶湧,此時就需要一個能把握住航向的船長,才不會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要想求得生存也是如此。許家印是一名善於掌舵的船長,他一生充滿坎坷,但他把握住了正確方向,並且在他許氏思維的管理下,恒大也穩健的向著目標前進,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