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知人善用的員工管理(1)(3 / 3)

事實證明,沃爾瑪公司最早的三個大學生:比爾·菲爾茲,迪安·桑德斯,科隆·沃什伯恩,盡管剛進公司時受到各種各樣的偏見、誤解,但這三位大學生還是沒有令公司失望,幹得十分出色,也使公司的人員逐漸消除了對大學生的偏見。如今,沃爾瑪公司從員工到經理,很多人都是大學生。

每一個員工的工作牌上,都寫著“我們的員工與眾不同”這句話。這一方麵是對顧客的一種承諾,另一方麵體現對員工的尊重,正像沃爾瑪自己所說,“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員工”。

利潤分享計劃

上文我們曾提到沃爾瑪公司激勵員工的一項重要措施——利潤分享計劃。它究竟是什麼含義,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所謂利潤分享計劃,顧名思義,就是一項所有員工參與利潤分享的計劃。這是山姆自己最引以自豪的舉動,也是保證沃爾瑪公司繼續前進的誘因。

山姆是這樣思考利潤分享計劃的:利潤率的高低不僅與工資數有關,也與利潤量有關。而如何提高利潤呢?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與員工共享利潤——不管是以工資、獎金、紅利或股票折讓方式——公司的利潤就越多。因為員工們會以管理層對待他們的方式來對待顧客。而如果員工們能夠善待顧客,顧客們就會樂意來這家商店,顧客越多,利潤越多,而這正是該行業利潤的真正源泉。僅靠把新顧客拉進商店,做一筆生意算一筆,或不惜成本大做廣告都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因此,在沃爾瑪的發展中,顧客稱心滿意,反複光臨,才是沃爾瑪公司取得驚人的利潤率的關鍵,而那些顧客之所以對沃爾瑪忠誠,是因為沃爾瑪的員工比其他商店的售貨員待他們更好。

山姆在自傳中對自己還沒有很快想到這個問題而感到懊悔不已,他回憶到: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事實上,我整個事業中的最大缺憾就是,當1970年我們的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時,我們最初的利潤分享計劃隻包括經理人員,而沒有擴大到所有員工。由於我太擔心自己的負債狀況,也太急於讓公司迅速擴展,因而忽視了這一點。”

但山姆很快意識到這些問題。於是1971年,利潤分享計劃全麵實施了,不僅對高層人員,而且包括大部分員工。利潤分享計劃的具體規定為:(1)凡加入公司一年以上,每年工作時數不低於1000小時的所有員工都有權分享公司的一部分利潤。(2)公司根據利潤情況和員工工資數提取一定百分比的提留。當員工離開公司或退休時,可以提取這些提留,提取方式,可選擇現金,也可選擇公司股票。公司每年提留的金額大約是工薪總額的6%。結果計劃發展極快,在1972年,用於該計劃的金額是17.2萬美元,共128人獲益。而1991年,公司為當年利潤分享計劃提留的資金已高達1.25億美元。到1992年,涉及金額已達18億美元。隨著公司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所有員工的紅利也在增加。員工為公司發展努力,也因此獲益。

讓我們以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說明這一計劃的有利之處吧?

由於計劃中的提留基金的主要部分被投在了公司股票上,而沃爾瑪股票20年裏隨公司業績的成長不斷飆升,這使許多在沃爾瑪長期工作的員工退休後擁有一筆可觀的財產。一位在沃爾瑪公司已工作了20年的貨車司機說,他1972年進公司時,參加了公司的補習班,山姆在培訓時對他們說:“如果你們在公司持續工作20年以上,你們將能領到10萬美元以上的利潤分紅。”這位司機當時根本不相信。因為他剛從一家工作了13年的運輸公司辭職,隻拿到700美元。如今20年過去後,他的利潤分紅不是10萬美元,而是70.7萬美元。

喬伊斯·麥克默裏,是阿肯色州斯普林代爾的沃爾瑪54號分店地區教員,他在沃爾瑪公司工作了15年,利潤分享款額為47.5萬美元。而他現在才40來歲,還打算在沃爾瑪繼續幹下去。他想買架鋼琴或是某一天造一棟夢寐以求的房子,其他的錢可以用作退休之後的生活費。由於沃爾瑪股票的良好表現,他相信,隻要繼續把自己的股票留在手上,他終會夢想成真。

喬治亞·桑德斯,俄克拉何馬州克萊爾莫爾的沃爾瑪12號分店退休員工,他回憶到:

“1968年4月,我開始擔任照相器材、電子產品和小家電部門的負責人。起初,我每小時最低掙1.65美元。1989年我退休時,我每小時的工資達到8.25美元。我離開公司時從利潤分享計劃中得到20萬美元。我買進和賣出了一些沃爾瑪公司的股票,由於股票還被拆股了好多次,因此我仍然擁有較多數量的股票。我用其中的一部分錢為母親買了幢房子。我覺得能為沃爾瑪公司工作對我來說實在是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