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廚房衛生與安全管理(2 / 3)

(2)各崗位員工每天上班後首先清理自己的工作區域和設備,生產過程中隨時保潔,下班前清理幹淨,經各檔口(班組)主管檢查後方可離崗。

(3)廚師長要隨時檢查各崗位工作區域的衛生狀況,未達標者立即改正,屢教不改者予以相應的處罰。

(4)廚房員工必須保持個人衛生,衣著整潔,上班前自查一遍,領班對所屬人員複查,不合格者立即糾正。

(5)工作崗位、分工區域、用具和食品衛生每天由上級檢查下級,逐級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並督導糾正。

(6)各項檢查都要記錄在冊,並由當事人簽名認定,定期公布檢查結果並與經濟獎罰掛鉤。

3.冷菜間衛生製度。

(1)生產、冷藏必須做到專人、專室、專用器具、專門消毒、單獨冷藏。

(2)操作人員嚴格執行洗手、消毒規定,洗手後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3)生熟食品嚴格分開加工和貯存。

(4)刀具、砧板、抹布等用後要洗淨,次日用前要消毒。

(5)盛裝各類熟食的器具要每日洗淨並消毒。

(6)存放熟食的冰箱和冷櫃門的拉手要用消毒的小毛巾套上並每日更新。

(7)各類生吃食品如水果、龍蝦等必須洗淨消毒,貯存時放入熟食冷藏箱。

(8)熟食低溫存放時間超過24小時後要回鍋加熱。

(9)出售的冷葷食品必須每天化驗,化驗率不低於95%。

(10)冷菜間紫外線消毒強度不低於70微瓦/平方厘米,要定時開關,確保消毒效果。

(11)非冷菜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冷菜廚房。

4.點心廚房衛生製度。

(1)工作前必須先對工作台和工具消毒。

(2)嚴格檢查所用原料,嚴格過篩、挑選,不用不符合標準的原料。

(3)蒸箱、蒸鍋、烤箱、和麵機等用前要擦洗,用後及時清理,並定期拆洗。

(4)盛裝米飯、點心等食品的籠屜、籮筐及蓋布用後要用熱堿水洗淨。

(5)麵杖、刀具、模具、容器等用後洗淨,定位存放,保持清潔。

(6)麵點、糕點、米飯等剩餘時要涼透放入專用冷櫃保存。再用時必須加熱。

(7)使用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國家規定標準,不得超標使用。

(四)食品中毒原因與事故處理方法

1.食物中毒的原因:

(1)食物受細菌汙染,細菌產生毒素致病。

(2)有毒化學物質汙染食物,並達到了能引起中毒的劑量。

(3)食物本身含有毒素。

2.食物中毒的處理:

(1)記下賓客的姓名、地址和聯係電話。

(2)詢問具體的征兆和症狀。

(3)查清吃過的食物和就餐方式、日期和時間,發病時間,用過的藥物等情況。

(4)記下看病的醫生姓名和醫院名稱、地址和電話號碼。

(5)建議賓客收集並保留排泄物。

(6)給該飯店醫生打電話谘詢處理方法。

(7)成立有餐飲部經理、廚師長等人員組成的事故處理小組,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檢查。

(8)遞交檢查情況,報告主治醫生,如果醫生診斷是食物中毒,要立即報告衛生主管部門和防疫部門。

(9)查明同樣的食物銷售了多少份,收集樣品,送交化驗室化驗分析。

(10)查明這些食物是哪些員工製作的,對所有與製作過程有關的員工查體,查明有無病菌或病毒攜帶者。

(11)分析並記錄食物製作過程,明確食物在哪個環節如何被汙染。

(12)分析並記錄廚房生產和銷售部門的近期衛生檢查情況。

(13)明確責任並總結教訓,公示事故處理結果。

三、廚房安全管理

(一)廚房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

廚房安全管理的任務就是實施安全監督和檢查機製,通過細致的監督和檢查,使員工養成安全操作習慣,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以避免事故發生。製定廚房安全檢查項目表,明確檢查內容和標準,既便於檢查督導,也有利於全體員工自覺遵守安全規程和服從檢查督導。

(二)常見工傷事故與盜竊的預防

1.割傷。割傷是由於使用各類切割刀具的方法不當或精力不集中而造成的,其預防措施是:

(1)使用各種刀具時,要集中精力,正確用刀。

(2)刀具應保持鋒利,實際工作中鈍刀更容易傷手。

(3)操作時不得用刀具指東劃西,不得將刀具隨意亂放,刀柄不要外露砧板,防止碰落或滑落。

(4)一旦刀具掉落切不可用手去接拿。

(5)清洗刀具時要一件一件清洗,切不可將刀具浸沒在放滿水的水池中。

(6)不能拿著刀具在廚房到處走動,嚴禁拿著刀具打鬧。

(7)在使用絞肉機、切片機、鋸骨機等電動切割設備時,必須先檢查設備裝置是否正確。

(8)清洗電動切割設備時,要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清洗,清洗刀片時要格外謹慎,要將抹布折疊至一定厚度由裏向外擦。

(9)廚房內如果有破碎的玻璃器具和陶瓷器皿,要及時用掃把清理,不要用手揀拾。

(10)發現工作區域有暴露的鐵皮角、金屬絲頭、鐵釘之類,要及時敲掉或取下,以免劃傷人。

2.跌傷和砸傷。由於廚房內地麵潮濕、油滑,行走通道較窄,搬運物較重等因素,容易造成跌傷或砸傷。其預防措施為:

(1)工作區域及周圍地麵要保持清潔、幹爽,油、湯、水撒落地麵時,要及時擦掉。

(2)廚師的工作鞋要有防滑性能,不得穿薄底鞋、高跟鞋、拖鞋或涼鞋。

(3)所有通道及工作區域內不能有交通障礙物,櫥櫃的抽屜和門扇要關閉,不能無故開敞。

(4)不要把箱子、盒子放到可能滑落的位置。

(5)廚房內員工來往行走路線要合理,盡量避免交叉相撞現象。

(6)存取高處物品時,應當使用專用梯凳,踩踏紙箱是不安全的。

3.扭傷。扭傷也是廚房常見事故之一,多數是搬運較重的貨物或搬運方法不當而造成。其預防措施是:

(1)搬運重物前首先估計自己能否搬動,不得勉強或逞能。

(2)抬舉重物時,背部要挺直,使用腿力支撐,可以小步挪移,最好不扭轉身體。

(3)舉起重物時,要緩緩舉起,使所舉物體緊靠身體,不要驟然猛舉。

(4)搬運時防止手被擠傷或壓傷。

4.燒燙傷。燒燙傷主要是由於接觸高溫食物或設備時不注意防護而引起的。其預防措施如下:

(1)在燒、烤、蒸、煮等設備的周圍留出足夠的空間,以免因擁擠避讓不及而燙傷。

(2)在拿取溫度較高的烤盤、鐵鍋或其他工具時,手上應墊用厚抹布,撤下的熱烤盤等工具不得隨意亂放。

(3)在使用油鍋或油炸爐時,特別是當油溫較高時,防止冷水滴入油鍋,否則熱油飛濺,極易燙傷。

(4)在蒸籠內拿取食物時,應先關閉氣閥,再打開籠蓋,待蒸汽散發後再拿取食物,防止熱蒸氣灼傷。

(5)使用烤箱、蒸箱等加熱設備時,人體不要過分靠近箱體。

(6)在爐灶上操作時,應注意用具的擺放,如果擺放不當,易被火焰烤燙而受傷。

(7)要正確識別油溫,正確使用過油技術,防止熱油溢出流入爐膛。

(8)端移大油鍋或大湯鍋時,要大聲提醒周邊員工切勿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