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發展觀念。市場經濟條件下,餐飲實體要承擔自我發展的重任,市場競爭不僅表現為某一產品某一時期的競爭,而且反映在整體與長遠利益的競爭上。必須充分考慮長遠發展的謀略,才能把握近期競爭的優勢。
三、餐飲經營的特點
餐飲實體的經營與一般企業的經營有共同的特點,但是在投資規模、服務項目、產品特色等方麵由於餐飲實體自身的特殊性而具有相應的特點。具體說來,餐飲實體經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一)生產、流通、服務一體化的特點
餐飲實體自身及生產、流通、服務三大市場環節於一身,具體表現在:
1.廚房的業務活動是生產性的。廚房的業務活動既改變了原料的形狀也改變了原料的性質,是較為典型的生產活動。
2.餐廳的服務活動屬於流通性的。賓客在中餐廳中點菜就餐,點菜即意味著交易的達成。餐廳將菜品和飲料銷售給顧客,顧客就餐後付款,這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商品交換或商品流通過程。
3.在生產、流通的同時,提供服務。廚房的生產和餐廳的服務是餐飲經營的主要產品。餐飲實體所有的生產、交換、後勤保障、經營、管理等環節都是圍繞著為賓客提供服務而進行的。
(二)生產上的特點
1.生產的即時性和及時性特點。即時性就是指生產的速度快。餐飲產品的生產是通過對食品原料的加工、切配、烹調製作來完成的。一份菜品的製作往往隻需要幾分鍾或十幾分鍾,即使是一次宴會也不過幾小時。
及時性就是指賓客點菜後馬上生產,盡量縮短賓客等待時間。
這一特點要求廚房生產要迅速,產品烹製完成後必須馬上銷售,否則,菜點的色、香、味、形都會受到影響。
2.產品的不可儲存性。產品一經生產出來,就馬上供給賓客消費,不能將今天做的菜明天再出售。同樣的,餐廳的服務也是不可儲存的。
3.批量小。餐飲產品的生產很少像工業產品一樣采用機械化流水線作業,大都是一份一份的生產。
4.每天的生產量不易預測。由於客源市場的特性,餐廳每天可以接待的賓客數量和賓客的消費額都是難以預測的,更是難以進行精確計算的。
(三)流通中的特點
1.零售性強。餐飲產品是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銷售的形式主要是零售,對大部分餐廳來說批發銷售的份額都較少。餐廳應提高餐廳的座位周轉率和賓客的平均消費額,才能提高餐廳銷售效果。
2.銷售量受供餐時間的限製。營業時間短,餐廳的銷售量會受到限製。很多餐飲實體在人員安排許可的前提下,盡量延長營業時間,以獲取更多的銷售額。
(四)對接待服務要求高
1.服務的周到和完善。服務是餐廳銷售的形象產品。因此,服務比其他任何企業都要求周到和完善。餐廳必須圍繞消費者的需求設置較為全麵的崗位和服務程序,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不同的餐廳有不同的服務要求。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的餐廳在服務上有不同的服務要求。餐廳較高級,服務應越好,當然,價格也越高。高檔餐廳必然是伴隨著高雅的環境,全麵周到細致的服務的,快餐廳的服務程序就可能大大簡化。
(五)對經營環境要求高
1.對餐廳內部環境的要求。
(1)舒適性:餐廳的室內裝修氣氛、格調、色彩等要給人以舒適的感覺。
(2)整潔性:餐廳的整體布局包括牆壁、家具、台麵、地板、飾品每一個細部都要整齊潔淨,衛生間要保持絕對幹淨,保持空氣清新。
(3)文明性:餐廳不僅是一個就餐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傳播文化,展現地方風貌的地方。餐廳員工和賓客要密切配合,言行舉止都要文明高雅,從而創造餐廳文明的新成果。
2.對餐廳外部環境的要求。餐廳的外部環境主要是指餐廳的坐落地點和周圍環境。外部環境對於餐廳類型和檔次高低的選擇至關重要。高檔餐廳一般要設在城市中心和商業區。市區邊緣和主幹公路上可設中低檔的快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