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現代物流管理概述(2 / 3)

四、服務中心說

服務中心說代表了美國和歐洲等一些國家學者對物流的認識。這種認識認為,物流活動最大的作用,並不在於為企業節約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潤,而在於提高了企業對用戶的服務水平,進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他們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詞彙上,選擇了後勤一詞,特別強調其服務保障的職能。通過物流的服務保障,企業以其整體能力來壓縮成本、增加利潤。

五、商物分流說

物流科學賴以存在的先決條件,是所謂商物分離,是指流通中的兩個組成部分——商業流通和實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規律和渠道獨立運動。

六、物流冰山說

物流冰山說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提出來的。他在專門研究物流成本時發現,現行的財務會計製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因而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虛假性,他把這種情況比做“物流冰山”。它的特點是,其大部分沉在水麵以下,是我們看不到的黑色區域,而我們看到的不過是物流的一部分。

七、黑大陸學說

著名的管理學權威P·E·德魯克曾經講過:“流通是經濟領域裏的黑暗大陸”,德魯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於流通領域中物流活動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領域中人們更認識不清的領域,所以,“黑大陸”說法現在轉向主要針對物流而言。

八、效益背反說

效益背反說是物流領域中經常的、很普遍的現象,是這一領域中內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現。例如,包裝問題。這方麵每少花一分錢,這一分錢就必然轉到收益上來,包裝就會越省,利潤則越高。但是,一旦商品進入流通之後,如果簡省的包裝降低了產品的防護效果,造成了大量損失,就會造成儲存、裝卸、運輸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減。

九、成本中心說

成本中心說的含義是,物流在整體企業戰略中,隻對企業營銷活動的成本發生影響,物流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的產生點,因而,解決物流的問題,主要並不是為搞合理化、現代化,主要不在於支持和保障其他活動,主要是通過物流經營管理和物流的一係列活動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產生點,又是指降低成本的關注點,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寶庫”的說法,正是這種認識的形象表述。

(第三節)物流的目標與要素

一、物流的目標

物流合理化是物流經營管理追求的總目標。它是對物流設備配置和物流活動組織進行調整改進,實現物流係統整體優化的過程。所謂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設備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動趨於合理。合理,具體表現為: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獲得盡可能高的服務。

⑴節約目標

節約是經濟領域的重要規律。在物流領域中,除流通時間的節約外,由於流通過程消耗大而基本上又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價值,所以先於節約來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對產出的重要手段。

⑵規模化目標

以物流規模做為物流係統的目標,以此來追求“規模效益”。生產領域的規模生產是早已為社會所承認的。由於物流係統比生產係統的穩定性差,因而難於形成標準的規模化方式。在物流領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係統,研究物流集約化的程度,就是規模優化這一目標的體現。

⑶服務目標

物流係統是有“橋梁、紐帶”作用的流通係統的一部分,它具體地聯結著生產與再生產、生產與消費,因此要求它有很強的服務性。物流係統采取送貨、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務性的體現。在技術方麵,近年來出現的“準時供貨方式”、“柔性供貨方式”等,也是其服務性的表現。

⑷快速、及時目標

及時不但是服務的延伸,也是流通對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時既是一個傳統目標,更是一個現代目標。其原因是隨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這一要求更加強烈了。在物流領域采取的諸如直達物流、聯合一貫運輸、高速公路運輸、時間表係統等管理和技術,就是這一目標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