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現代物流管理概述(3 / 3)

⑸庫存調節目標

是服務性的延伸,也是宏觀調控的要求,當然,也涉及到物流係統本身的效益。在物流領域中正確確定庫存方式、庫存數量、庫存結構、庫存分布就是這一目標的體現。

二、物流的要素

⑴物流係統的功能要素

指的是物流係統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組合、聯結在一起,便構成了物流的總功能,完成了這個總功能,即可合理、有效地實現物流係統的總目標。物流係統的功能要素一般認為包括運輸、儲存保管、包裝等和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

⑵物流係統的支撐要素

此係統的建立需要有許多支撐手段,尤其是處於複雜的社會經濟係統中,不僅要確立物流係統的地位,還要協調與其它係統關係,這些支撐要素必不可少。主要包括:體製、製度、法律、規章等要素和行政、命令和標準化係統。

⑶物流係統的物資基礎要素

物流係統的建立和運行,需要有大量技術準備手段,這些手段的有機結合和聯係對物流係統的運行有決定意義。這些要素對實現物流和實現物流某一方麵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要素有:物流設施、物流裝備、物流工具、信息技術及網絡、組織及管理。

((第四節))物流領域

一、按物流活動主體劃分

⑴微觀物流

微觀物流或者說企業物流是伴隨著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展開的,是作為企業生產經營一部分的物流活動。它是以某個企業為對象,研究個別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物流合理化問題。

物流概念首先是工商企業物流的概念,工商企業在生產和流通活動中產生了對物流的需求。這種物流活動既可以自己承擔,也可以委托專業物流企業承擔,物流企業的經營活動主要是針對市場上的物流需求。對於工商企業來說,物流經營管理的任務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對用戶的物流服務水平,以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促進產品銷售等。

⑵中觀物流

中觀物流是從一個地區或部門、行業的角度來觀察的物流活動,研究一個地區或部分行業在經濟活動中的物流合理化問題,如城市物流合理化問題、煤炭物流合理化問題等。

⑶宏觀物流

宏觀物流或者說國民經濟物流,是站在國民經濟整體的角度來觀察物流的活動,研究國民經濟運行中的物流合理化問題。

政府是宏觀物流經營管理的主體,其主要任務是製定產業政策和市場法規,負責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物流事業的發展創造宏觀環境,促進全社會物流活動的合理化和效率化等。

二、從製造業的角度劃分

⑴供應(采購)物流

為企業生產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產品時,物品在提供者與需求者之間的實體流動。

⑵工廠內物流

成品從實施運輸包裝時開始,到最終確定向顧客銷售的過程中,所涉及的物品的實體流動。

⑶生產物流

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在製品、半成品、成品等在企業內部的實體流動。

⑷銷售物流

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在生產、出售成品時,物品在供方與需方之間的實體流動。

⑸回收物流

不合格品的返修、退貨以及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從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

⑹廢棄物物流

將在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並分門別類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

三、從物流活動的範圍劃分

⑴國內物流

國內物流是指在一個國家內發生的物流活動。

⑵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是指在不同國家之間開展的物流活動。包括兩國之間或多國之間開展的物流活動。國際物流是伴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分工合作出現的,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國際物流的重要性將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