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物流的特征
現代物流是與社會化大生產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在現代物流經營管理和運作當中,廣泛采用了代表著當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管理技術、工程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物流經營管理和物流活動的現代化程度也會不斷提高。現代化是一個不斷朝著先進水平邁近的過程,因此現代物流在不同的時期也會被賦予其不同的內涵。現代物流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
一、成本最小
物流經營管理追求的是物流係統的最優化,在成本管理上體現為,實現物流總成本最小化,它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標誌。傳統的管理方法將注意力集中於盡可能使每一項個別物流活動的成本最小化,而忽視了物流總成本和各項成本之間的相互關係。
物流要素之間存在著二律背反關係,所謂二律背反(或效益背反)是指一個部門的高成本會因其他部門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增加而相抵消的這種相關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從上述關係的觀點看,構成物流的各功能之間明顯存在著效益背反關係。例如,減少倉庫設置的數量可以節省保管費用,但是,另一方麵會由於庫存減少,而需要另外多次運輸,增加了人力和車輛成本。
二、前置時間短
在現代物流信息係統、作業係統和物流網絡的支持下,物流適應需求的反應速度加快,物流前置時間縮短。可以加強及時配送,快速補充訂貨以及迅速調整庫存結構的能力。
三、手段現代
在現代物流活動中,廣泛使用先進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以及流通加工等手段。運輸手段的大型化、高速化、專用化、裝卸搬運機械的自動化、包裝的單元化、倉庫的立體化、自動化以及信息處理和傳輸的計算機化、電子化、網絡化等,為開展現代物流提供了物質保證。
四、服務社會
在現代物流時代,物流業得到充分發展,企業物流需求通過社會化物流服務得到滿足的比重在不斷提高,第三方物流形態成為現代物流的主流,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係統化
物流不是運輸、保管等活動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彼此的內在聯係,在共同目的下形成的一個係統,係統中的各功能要素相互作用。在考慮物流最優化的時候,必須從係統的角度出發,通過物流功能的最佳組合,實現物流整體的最優化目標。局部的最優化並不代表物流係統整體的最優化,樹立係統化觀念,是進行物流經營管理,開展現代物流活動的重要基礎。
六、專門管理
企業物流活動開始由專門的部門負責,不再是依附於其他部門,物流經營管理技術日趨成熟。
七、物流電子化
現代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物流信息的處理和傳輸過程。物流各個環節之間,物流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不同企業之間的物流信息交換傳遞和處理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製,保持實物流與信息流的高度統一和對信息的實時處理。
八、物流信息化
現代物流可以理解為物資的物理性流通與信息流通的結合,信息在實現物流係統化、物流作業一體化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物流的各個功能要素之間缺乏有機的聯係,從而不能預先對物流活動設定控製。而現代物流通過信息,將各項物流功能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對信息的實時把握,控製物流係統按照預定的目標運行。及時準確地掌握信息,如庫存信息、需求信息,可以減少非增值、非效率的物流活動,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務的可靠性。
九、物流柔性化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物流需求呈現出小批量、多品種、高頻次的特點。縮短訂貨周期,提高物流需求的不確定性。物流柔性化就是要以顧客的物流需求為中心,對顧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及時調整物流作業,同時可以有效地控製物流成本。
(第二節)物流操作流程
物流是使企業與顧客及供應商相聯係的紐帶。來自顧客和有關顧客的信息,通過預測、銷售活動及其他各種形式傳遍整個企業,然後將這種信息提煉成具體的製造計劃和采購計劃,如同產品和材料生產那樣,被啟動的增值存貨流最終將製成品的所有權轉移給顧客。於是,該過程被看作是具有相互關係的兩種努力,即存貨流和信息流。單獨看內部作業,有助於詳細地說明將所有涉及到物流的功能和工作綜合起來的重要性。雖然這種綜合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它並不足以保證廠商實現其目標。要在今天的競爭環境中取得優勢,廠商就必須將其綜合行為擴大,使顧客和供應商相結合。這種通過外部一體化延伸的方法,被稱作供應鏈管理。實施物流基本過程的主體,並不僅限於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也包括從製造產品為主的廠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