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般企業選擇目標市場的方法,專業的物流公司也可應用這種方法定位自己的目標市場。由於社會生活形態的改變,目前在國內外已有很多專業的物流公司利用這種改變,結合物流快速的服務網絡,創造諸如以販賣特別產品、書籍等的販賣物流;或經營快捷運輸服務、行業接送、文件保管等的速度服務及便利服務業務,形成新的物流事業發展策略。
二、選擇通路
通路的作用包括買、賣、流通加工、承擔市場風險、提供市場信息等,負責上述功能的組織,不管是內部或外部單位,全都是通路的成員。通路的長短和營銷策略有關,例如采用“拉”(pull)的方式,運用廣告宣傳直接拉顧客,那麼通路可以縮短;但若利用“推”(push)的方式,由批發商、零售商將產品推介紹顧客,則通路便會拉長。不管使用哪種營銷策略,選擇通路時,需考慮物流之成本與物流架構,因為它會影響通路的有效性。目前也有企業以讓物流從業人員工作豐富化來提高顧客滿意度,進而掌握流通通路;例如可口可樂日本分公司的配送人員,主動幫助超級市場搬運貨品上架,並使其排列整齊,使送貨員成為超市最受歡迎的人。在實際作業上,物流作業的送貨頻率、準確性、前置時間等,都會影響顧客滿意度,進而影響通路的掌握。
三、選擇通路結構
通過結構會影響配送與溝通的速度與一致性,進而影響營銷成本,所以在選擇通路結構時,應詳細評估其潛在的獲利性。
有很多種通路結構,有些地區可以直接賣給零售商,有些地區則必須通過批發商才有辦法。同樣地,選擇通路結構時,必須要把物流因素列入考量,最近物流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物流中心的建立,加上電腦通訊科技的發達,通路的架構已被物流重新塑造,物流中心的成立可以減少批發商、縮短通路、降低流通成本,並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四、製定物流策略計劃
製定物流策略計劃時必須考慮:
1.製造
對於每一個工廠的產能與生產計劃,都應了解清楚,當生產地點分布多處時,應考量物流成本與生產成本的組合,使其總成本降到最低。
2.行銷
由行銷部門得知產品線的發展計劃、產品的促銷計劃、每個月產品的預期銷售量、顧客的服務策略等。尤其在計劃顧客服務策略時,一定要了解顧客的類型、交貨的方法、交貨的時間、產品的取代政策等,以方便製訂庫存水準、配送政策。
3.財務
財務會計方麵的成本資料,被用來做效益分析,財務來源也決定庫存、設施和設備的投資策略。
4.後勤作業
後勤作業應提供現有的後勤網路、配送中心的能量,及配送、儲存的成本等。
在收集了上述資料後,物流策略計劃應包含:
⑴目標:顧客的服務水準及個別產品的運送成本等,並詳列其改善目標。
⑵描述主要的物流方案及其作業計劃,例如顧客服務方案、儲備計劃、輸送策略等,並應說明其相關的成本和實施時間。
⑶預測所需的人力和物資。
⑷描述物流策略對企業利潤、顧客服務的績效,以及對企業其他部門的影響。
五、建議推動構架
⑴選擇推動成員
物流策略是整合營銷與製造功能的策略,所以推動成員除了物流部門本身的運輸、倉儲與管理人員外,還應包括營銷、財務、製造等部門的人選。
⑵成立推動委員會
成立委員會的目的在於以全公司的立場來推動物流策略,所以成員應該是各部門的高級主管,以便各項策略能充分溝通協調。委員會可以是非正式組織,在推動策略過程中可以建立專案小組,例如物流效率改善小組、物流信息係統專家小組等。
六、檢查物流策略
由於環境變化迅速,企業經營策略也會隨之改變,物流策略必須能隨時調整。通常檢查物流策略有效性時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⑴顧客滿意率
⑵物流效率和成本
⑶資產利用率
⑷競爭優勢
實際考察物流策略成效時,可外部訪問顧客、供應商及經銷商來確定物流績效,也可內部訪問企業營銷、物流、財務等部門人員,並參考相關績效指標,確定內部物流執行績效。根據檢查結果來確定是否調整物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