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篩選。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參考價值大、有前瞻性和啟發作用的原則進行選擇。
⑵鑒別。核實和查證,去偽存真,衡量效用。
⑶分類。按單位需要分類。
⑷綜合。對信息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對其進行編輯和研究。
9.信息加工工具
⑴文字。
⑵表格。
⑶圖式。
⑷影像、錄音。
10.信息傳遞管理
⑴傳遞方式:
空間傳遞。通過閱讀、宣傳、會議、電話、郵政網絡等傳遞信息。
時間傳遞。通過寫字、印刷、影像、錄音等媒體隨時間流逝而傳遞。
⑵傳遞方向:
企業內部傳遞。在企業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平行、交叉傳遞信息。
企業內外傳遞。
⑶傳遞時間:
各種信息傳遞可規定其時限。
11.信息存儲管理
⑴建立信息檔案;
⑵信息存儲電子化,即運用計算機信息管理係統技術。
12.信息使用管理
⑴為領導決策服務,即信息自下而上的傳遞,提供決策依據、素材。
⑵為貫徹單位各部門日常經營管理事務服務,即信息自上而下的傳遞。
⑶為企業各部門日常經營管理事務服務,由各個信息係統自行使用信息或上下傳遞。
⑷為企業協調工作服務,即信息平行的傳遞。
⑸為特定的谘詢問題服務。
⑹為適應上級領導部門和有關部門的需要服務。
⑺為公共關係目的服務。
13.信息反饋管理
建立信息反饋機製,評估信息管理效果、效率、改進信息管理作業。
⑴建立信息管理保密製度,製定信息管理流程的權限和責任體製。
⑵信息係統需要投資,耗費人力,企業建立信息係統需要在完備性、先進性、現代性、適用性、效果間權衡。
⑶信息係統建立本著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原則,高起點計劃,逐步由小到大實現現代化、正規化。
14.附則
⑴本製度未盡事項,依其他辦法、規定配套使用。
⑵本製度由信息部門解釋、補充、執行,經單位領導辦公會議批準頒行。
二、物流信息管理製度
1.信息管理體製
⑴總體上企業要建立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管理體製,對信息進行分級管理。在硬件上則要形成主從結構的電腦網絡係統。
⑵製定企業統一的信息管理方針、政策、規劃和方案,各部門遵照執行。
⑶對規模較大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可以在董事局內設立一個信息規劃委員會,負責信息革命對企業的挑戰以及對策研究和規劃推進。
⑷借鑒國際公務信息管理的先進做法,在高級管理層設立一個最高信息主管CIO(首席信息官)職位,並向最高領導直接負責。
2.信息管理的目標與原則
⑴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為消費者和經銷商提供更優質、完善、快捷的服務,使公眾更感滿意。
⑵實行自動化管理,用電腦管理代替部分或全部手工勞動,提高企業工作管理效率,減少雇傭人員。
⑶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幫助,提供優化的決策依據。
⑷加快企業內外部信息的流通速度,使企業能夠針對變化的環境作出及時的反應。
⑸為企業的適度分散、分權管理和連鎖經營、跨區經營等,提供物質硬件保障。
⑹信息管理要追求實用性、有效性。
⑺信息管理係統建設要講求係統性,進行一次性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適時調整;應用前進行合理、詳盡的方案論證;實踐上留有餘地,因情貫徹。
⑻信息管理政策、標準規範要統一,防止出現各部門、下屬企業各自為戰、互不兼容。
⑼為了降低成本,信息設備的采購和委托係統的開發需采用招標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