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商品采購管理基礎(2)(3 / 3)

信任供應商的質量體係。

隨發運的貨物提交規定的檢驗/試驗數據以及過程控製記錄。

實施本企業規定的正式質量體係。

由供應商進行100%的檢驗/試驗。

由供應商進行批次接收抽樣檢驗/試驗。

由本企業或第三方對供應商的質量體係進行定期評價。

內部接收檢驗或篩選。

⑵驗證方法協議

與供應商就驗證方法達成明確的協議,以驗證是否符合要求。協議中有可能包括供需雙方交換檢驗和試驗數據,以保證其產品質量。驗證方法的協議內容主要是規定檢驗項目、檢驗條件、檢驗規程、抽樣方法、抽樣數據、合格判據、供需雙方需交換的檢測資料、驗證地點等。

⑶解決爭端的協議

應製定的有關製度和程序,以解決供應商和本企業之間的質量爭端。應就常規問題和非常規問題的處理做出規定。常規問題是不符合產品技術標準的一般性質量問題;非常規問題是產品技術標準範圍之外的質量問題或成批不合格或安全特性不合格等,還包括處理質量問題時,其處理方法和補救措施。

3.檢驗

檢驗過程的具體實施主要采取方式有:

⑴建立健全取樣製度

質檢處見到物管處采購產品的取樣通知後,由質檢處的取樣人員進行現場取樣,取樣必須按標準取樣,要有代表性以防取樣不規範,杜絕供應人員送樣品、倉庫人員取樣的現象。因此要建立嚴格的取樣製度,明確質檢處人員按標準取樣。

⑵采取封閉式檢驗法

封閉式檢驗就是要求采購部門、供貨單位、車間人員未經許可,不準進入分析室,保證分析室的安靜,以免人為因素的影響和幹擾,確保分析人員在不受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按標準進行檢驗,並客觀公正地進行判定。質檢處的檢驗人員、管理人員、部門領導也不得與上述人員有非正常的接觸。

⑶對不合格采購品的處置製度

對於不合格的采購品,要由采購處、生產車間、管理部門進行評審,根據評審意見決定對該批貨是退貨還是讓步接收。讓步接收隻能是在不影響產品質量和保證生產的前提下,降價接收讓步采購的物品,並要有質檢處的報告單。

4.驗收要點

驗收控製的工作程序是:驗收部門應獨立於采購、發運、會計和存貨控製等職能之外。

凡有可能,對每一個工廠和辦公室區域應當建立一個中心驗收點,所有收貨都應通過這個點辦理。

所有商品收貨都要有已批準的購貨訂單的副本作證,任何在購貨訂單內的來貨應有適當高層管理人員的書麵批準為準。

收貨應由檢驗部門檢查、點數、稱量或量度,至少必須抽查試驗。

對所有購進貨物的驗收報告必須由請購或采購之外的人編製。

購進貨物要編號。

采購和質量控製等部門應對所有來貨備有記錄(如手動的或聯入電腦網絡的驗收記錄),表明供應人、運輸人、采購訂單號碼等。

超過原訂購數量的進貨不得驗收,除非得到適當的批準,並在當地管理部門已建立書麵許可的限度之內。

短少貨物應立即通知采購和應付賬款部門,以保證正常的會計處理和及時的後續追索。所有購進貨物,必須經過質量控製檢查,必須儲藏在另設的分開的隔離區內或明顯的標明“不得移動”等字樣,一直保持到批準放行送儲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