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尋找物料供應來源,對每項物料的供貨渠道加以調查和掌握。
⑶與供應商洽談,並安排參觀工廠,建立供應商的資料。
⑷要求報價,進行議價,有能力可進行估價,並作出比較。
⑸采購所需的物料。
⑹查核進廠物料的數量與品質。
⑺對供應廠商的價格、品質、交期、交量等作出評估。
⑻掌握企業主要物料的市場價格起伏狀況,了解市場走勢,加以分析並控製成本。
⑼根據采購合約或協議控製、協調交貨期。
⑽對呆料與廢料的預防與處理。
(第二節)采購人員的配置規範
一、采購人員的素質要求
1. 思想品德素質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采購員需要具備如下素質:
⑴正直的人格。無論供應商是通過人際關係拉攏,還是利用紅包、回扣等種種物質條件進行利誘,采購員都必須保持廉潔,不能以犧牲商場的利益來換取個人財富,違背法律、道德的做法最終隻會害人害己。
⑵敬業精神。敬業精神也是采購員必備的優秀品質之一,這是做好采購工作的基本要求,采購員隻有在這一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做出成績。采購員良好的敬業精神可以保證商品供應的穩定,從而保證商場銷售的順利進行。
⑶虛心、耐心、誠心。采購員在與供應商的交往中往往處於主動地位,但采購員仍然要不恥下問,虛心求教,盡可能多地掌握商品的相關知識。耐心是與供應商談判製勝的有力武器,隻有耐心地與供應商談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與供應商交往還需要誠心,這樣才能換回供應商的真誠合作,成功完成采購任務。
2. 能力素質
⑴表達能力。采購人員是用語言文字與供應商溝通的,因此,必須做到正確、清晰地表達所欲采購的各種條件,如規格、數量、價格、交貨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齒不清,說話沒有重點,隻會浪費時間,從而導致交易失敗。因此采購人員的表達能力尤為重要,是采購人員必須鍛煉的表達技巧。
⑵分析能力。分析市場狀況及發展趨勢,分析消費者購買心理,分析供貨商的銷售心理,從而在采購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⑶預測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和供求在不斷變化,采購人員應根據各種產銷資料及與供應商打交道中供應商的態度等方麵來預測未來市場上該種商品供給情況,如商品的價格、數量等。
⑷協作能力。采購過程是一個與人協作的過程,一方麵采購人員要與企業內部各部門打交道,如與財務部門打交道解決采購資金、報銷等問題;與倉儲部門打交道,了解庫存現狀及變化等。另一方麵采購人員要與供應商打交道,如詢價、談判等,采購人員應處理好與供應商和企業內部各方麵的關係,為以後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⑸成本分析和價值分析能力。采購人員必須具有成本分析能力,會精打細算。購買品質太好的商品,價格也會很高,會加大成本;如果一味追求價廉,則必須支付品質低劣的代價或傷害其與供應商的關係。因此,對於供應商的報價,要結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質、功能、服務等因素綜合分析,以便買到適宜的商品。
3. 知識素質
在采購工作中,一方麵采購人員要與不同類型的供貨商打交道;另一方麵,采購的商品品種繁多,規格不一,且市場上商品的供求變化快。為此,采購人員應該具備承擔采購任務所需要的相關知識。
⑴政策、法律知識。政策、法律知識包括國家出台的各種相關法律、價格政策、專營方向,維護國家與企業利益。
⑵市場學知識。了解消費者需要,掌握市場細分策略以及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方麵知識,才能合理地選擇采購商品的品種,從而保證采購的商品適銷對路。
⑶業務基礎知識。業務知識包括談判技巧、商品知識(商品功能、用途、成本、品質)、簽約的基本知識等,這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關鍵,將有助於與供應商的溝通,能主動進行價值分析,開發新來源或替代品,有助於降低采購成本。
⑷社會心理知識。了解客戶的心理活動,把握市場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從而提高采購工作的針對性。
⑸自然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包括自然條件、地理、氣候、環境變化以及數理知識和計算機知識。將現代科技知識用於采購過程,把握市場變化規律,從而提高采購工作的效率與準確性。
二、采購人員的行為要求
1. 遵守法律
⑴采購人員對所有的交易及合約,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規定。
⑵采購員在執行采購工作時如果違反了相關規定,則要做出相應的懲罰。
2. 采購人員應遵守的行為準則
⑴在各種交易中,首先應考慮公司的利益,並信守及執行特定的政策。
⑵接受同事有意義的建議時,不可傷害自己職務上的尊嚴與責任。
⑶采購時應秉持公平無私的態度,以求所有的支出均能獲得最大的價值。
⑷不斷努力吸取物品及製造過程的知識,並建立執行其職務的可行方法。
⑸誠實地執行買賣工作。
⑹在情況許可時,對負有正當商業任務的訪問者,給予迅速與禮貌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