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用數字來指引我的路程,不用別的。一個年輕人若想在商業上成功,他可以雇科學家。對從商的人來講,他應該研究數字、數字、數字,並把它應用到商業之中去。
--〔美〕約翰·洛克菲勒
如果克服了各種尚未預見的障礙,那麼在公元2000年,一種由某個信息機構提供的商業性的在線交互式計算機服務可能和今天電話的服務功能化一樣普通。
--〔美〕馬丁·格林伯格
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經濟生活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有人稱之為新經濟時代,在這個新時代裏,經營將融合信息時代的特點和優勢,采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模式:虛擬經營。
對於公司這一傳統的組織結構,21世紀正在麵臨著一種被虛擬形式取代的可能。因為通過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有效結合。未來的公司將建立起把分散到各地的成千上萬個經濟體聯係到一起的協作網絡,它們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虛擬運作,經過設計,能夠不斷地、快速適應變化的環境,而且能在多種水平上不斷學習和演變進化。
一、虛擬經營:新經濟時代經營新模式
處在信息時代的社會中,通過虛擬化經營的策略將成為直接賺錢的主要手段。
虛擬經營是一種超越常規的管理辦法,它所追求的目標,在於突破企業有形的界限,弱化具體的組織結構形式,達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經營獲利的目的。
1、虛擬經營:時代的召喚
工商界正發生著巨大變化,把一切難以想象的現實拋向過去,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成了時代的主旋律,它作為新遊戲規則的開始宣告了確定性和可預見性的結束,麵對這一變化,我們該如何去把握──畏縮不前?僵化不變?返回到原地坐等傳統勢力的回歸?──這些都不可取!
界限被無限製的可能性所取代。傳統界限包括自然的、技術的、社會的和心理的觀念束縛著我們做什麼,為什麼做,何時做以及怎麼做。但是對新時期的挑戰者來說,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他們隻遵循新的規則,他們開拓眼界,加深思考,他們麵對不確定的世界,血液裏洋溢的是激動和興奮。
可預知性被不可預知性所代替,預測及事先計劃已成為一個危險的過程,它其實是和變幻莫測的市場行為進行賭博,由於客戶的需求和你所提供的產品、服務並不相等,所以市場經營的風險就像灰塵一樣迷漫在你的周圍。
穩定性被不穩定性所取代。經營戰略從使組織對未來預期作出惟一反應到作出多種反應,利用博奕論來引導組織的一舉一動。當客戶的需求提供不定時,過去那種長期不變的生產模式和產品結構就不能使企業追上短平快的萬花筒世界。
無形代替了有形。當市場上的所有客戶被看作是一個整體時,那麼大規模的穩定的工商組織就會與市場對企業的經濟要求在大範圍內發生衝突。當客戶的需求,需要滿足的願望變得更加具體、更加複雜、更加難以看到其形態時,那些頑固不化的僵硬的組織仍抱著穩就是好、全即是優的舊觀念不放。僅靠這些觀念獲取成功的日子已如一江春水,一去不複返了。
每一組織都在經曆著來自未來的不同衝擊波。統一性的大規模的市場要素以及穩定的、長的市場周期被分化的市場所代替。在這市場中,存在著快速的淘汰,機會稍縱即逝,需要捉摸不定。總之,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成為時代主流,世界變得捉摸不定,投資前景撲朔迷離。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裏,曆史幾乎沒有什麼指示的作用。
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以往的管理原理及管理方式正逐步被淘汰,我們長期信奉的商業信條和經營理論不再有效,那些根深蒂固的組織原則正在被逐步拋棄,雇員和雇主之間,總部與子、分公司之間,組織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關係在激流中擺蕩。
未來的組織的構造並不是舊規則的加強版,它並不是僅僅通過信息技術和高科技電子技術裝飾起來的換湯不換藥的舊模式。它也不是管理時尚的一種毫無理由的大雜燴。激變的世紀之交,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向我們提出了思想上,觀念上乃至實踐上的諸多挑戰,要求我們對What to do?
How to do?和Why to do?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對於未來成功組織的性質的理解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要求我們對組織的結構,參與市場的方法、方式、運行機製及受限於此的各個因素進行全麵的仔細考慮,它還要求我們在智能、理念、行為、心理、科學及社會方麵有新的觀察角度;這使得企業產生一係列的動態的行為方式,得以在激變的環境中繁榮和發展,因為它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的組織運作界限及舊有的理論模式。
未來的工商企業需要一種進行根本性變革的能力,這種要求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組織變動,要想在組織的結構、觀念、資產、程序、技能、技術等所有方麵取得必要的根本性變革,那麼就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組織改革的思想形式。如果一個組織不僅想在現階段領先,而且希望在將來的環境中取得勝利,那麼它必須具備足夠的變革能力。組織要能隨機應變,不僅僅是承受打擊(雖然這也是十分有用的),而且要使自己的行為方式更具有適應性,使自己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方式具備一定的彈性,實行彈性運營,否則將不可避免地被一些意外事件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