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虛擬經營(5)(1 / 2)

綜上所述,虛擬技術開發策略是指企業的各種方式如購買、改進、聯合、外包等借用外部技術力量,來彌補或增強自身技術開發的能力,以獲得技術的創新及競爭優勢的一種經營策略,同虛擬生產、虛擬銷售一樣,它也是一種借勢的策略,通過整合外部資源來增加自身實力。其具體形式包括技術引進與購買、兼並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與其他企業或大學、科技機構的合作開發等。

案例介紹:戴爾公司的虛擬經營成經典

全球第三位PC賣家美國戴爾公司被譽為是按客戶需求信息及時組織供應商進行有效生產和服務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先驅者。虛擬集成這樣一種適應時代潮流不斷更新的經營思想、充滿活力和競爭力的經營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戴爾公司日前宣稱,公司計劃在三年內試圖通過因特網站點進行全方位的產品銷售,並使銷售額占到公司業務的50%.如果說1997年戴爾的因特網日銷售額達到400萬美元,在業內刮了一陣強台風的話,那麼,此次一半的生意在網上做無疑會鬧出一場地震。

借助於日益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因特網,進行新興、充滿效率的市場運作,已成為當前最富有魅力的商業活動。現在,任何人隻要進入戴爾公司的因特網站(www、dell、com),都可以進入其網上商店(Buya Dell),選購你所中意的電腦。在網上商店裏,戴爾公司的直銷傳統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客戶可以選擇自己希望的配置。比方說,如果你不想在電腦中配聲卡,那麼隻要不選擇聲卡這一項即可。在你選擇之後,網站會告訴你價錢是多少,再選擇付款方式和交貨地址等,這台電腦將在兩天內到達用戶手中。這種專一而有效的銷售體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足以與傳統的分銷網絡和經銷渠道分庭抗禮;不但如此,它很有可能會超越傳統的營銷方式。這種直銷方式已引起了業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戴爾隻是一家PC公司,在因特網技術方麵並無建樹,但它卻是網絡最熱心、最成功的使用者。對於戴爾而言,網絡就是商機。目前,戴爾的網站地址不斷出現在公司所有的廣告和宣傳資料中,而且被寫入了每一台戴爾PC的BIOS設置中,這樣,任何戴爾PC用戶在開機時都會看到戴爾的網址。

虛擬經營是知識經濟時代應運而生的新寵,而戴爾公司可說是虛擬經營的傑出典範。有人說,戴爾的效率來源於它的虛擬本性。其虛擬集成模式和網上銷售的成功讓人們更貼切地領會了虛擬經營的妙不可言。

1984年邁克爾·戴爾憑借按照用戶的要求製造電腦,避開中間商直接把電腦銷售給用戶這樣一條簡單的商業理念,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這一理念解決了中間商謀取高額利潤的現象及因高庫存帶來的成本和風險問題。人們稱這種銷售方式為直銷,它給戴爾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

戴爾對這種全新經營方式的解釋是:以客戶為中心,與供應商建立夥伴關係,多種批量訂購,即訂即產。

1、全新的經營模式

材料、零配件--倉庫--裝配、製造--倉庫--客戶,這是傳統的經營模式,周期一般2至3個月。而戴爾的虛擬集成是裝配、製造--客戶,周期短,為2天至5天,最長才11天,製造商與材料、配件供應商、客戶之間是虛擬關係,沒有產品和成品積壓,沒有應收帳款。戴爾公司充分運用技術和信息打破了供應商、製造商與用戶之間的傳統價值鏈中的界限,虛擬經營的優勢在戴爾的發展曆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戴爾根據用戶要求,按單生產,即訂即產。在零部件供應方麵,戴爾自己不製造零部件,而是挑選可靠的供應商並與之建立夥伴關係,並且將供應商的技術人員當作自己的技術人員,對客戶投訴零部件問題,由供應商的技術人員到現場去處理,回來後再與戴爾研究改進質量的辦法。這種與供應商的關係實現了買方和賣方信息價值共享。在客戶方麵,戴爾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策略區別對待。對大客戶,派技術人員進駐幫助解決技術問題。

2、知識經濟的魔力

現在可以說,全球沒有一個信息匱乏的國家可以富起來,也沒有一個信息豐富的國家能夠窮下去。企業也是如此。戴爾與供應商、客戶之間直接交換信息,既準確把握了即時即刻的供求關係,又省去了花在中間商業環節上的費用,又降低了庫存的風險。這就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特征。即:信息化、網絡化、虛擬化、個性化、及時敏捷生產、用戶直接指揮生產、廠家與用戶合作設計、供應商與生產廠家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