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虛擬經營(5)(2 / 2)

戴爾基本不占用自有的資金,名氣作大之後更是如此,客戶的訂金到手,戴爾才去采購,充分利用信息,通過網絡係統把信息分解到每一個員工。

戴爾的速度可細分為:①了解供應商、客戶的信息快;②把最新技術介紹給用戶快,它的新產品麵市一般比IBM、康柏提前半年;③按單生產,製造速度快。

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是全球化,企業都在全球經濟範圍內考慮問題,跨國公司靠第一個國家的智力,到第二個國家去采購,再到第三個國家去生產,最後到全球去銷售。由於信息量的加大,信息流的加快,如果誰跟不上這個發展速度,誰就將被淘汰。

不久前,戴爾公司總裁邁克爾·戴爾接受《哈佛商業評論》的采訪,這位經營大師闡述了他的虛擬經營之道。

(1)戴爾如何在13年內創造了120億美元資產?

邁克爾·戴爾的商業理念是:按照用戶的要求製造電腦,避開中間商直接把電腦銷售給用戶。戴爾公司就是按照邁克爾·戴爾稱之為虛擬集成的方針經營的。這種方式給戴爾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戴爾認為,虛擬集成在經濟利益上的優勢主要從兩方麵體現:緊密協調的供求鏈接(傳統上來自於生產銷售的縱向連接)和生產的集約化、專業化(這帶動了虛擬合作)。虛擬集成具有協調和目標集中的潛力,極有可能成為信息時代中新的經濟組織模式。

(2)戴爾如何在計算機行業創立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

早期,計算機公司大都要自己生產所有部件:軟驅、存儲芯片及應用軟件。隨著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從事具體部件生產的專業公司應運而生,這樣就為建立更為專一、高效的公司提供了機會。作為一個新的小公司,戴爾根本無法支付生產所有配件的費用。但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為什麼不利用別人的投資,把注意力放在客戶的供貨方式和係統上去取得成功呢?

比如說圖形處理芯片,幾十家公司都在努力開發自己的芯片。如果現在有20位選手在為誰能生產運行速度最快的芯片而爭得頭破血流。你是要成為第21位選手加入競爭,還是對這20位選手進行評估,然後從中選出最好的一位呢?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戰略,但與當時以工程為中心的觀點格格不入。IBM、康柏和惠普向世界展示了他們的觀點:我們要開發所有部件。然而,戴爾卻說:如果一個公司隻是簡單地把芯片放到主板上,根本賺不了大錢;如果要賺大錢,就得把資金投到能提高附加值的方麵,而不是僅僅做一些簡單的事。

(3)為什麼沒有實物資產,戴爾卻能發展得更快?戴爾說,需要做的事越少,做錯的事也就越少,你就不會有幾萬人拖你後腿。如果戴爾公司建立所有零部件生產廠,那麼每年57%的增長率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樣的話,戴爾公司將有8萬名員工,而不是現在的1、5萬名,那麼戴爾就必須多用4倍的時間與負責產品的副總裁們交談。

其實,戴爾也間接雇傭了不少員工。

比方說,現在有1名技術人員為戴爾產品提供服務,但其中大部分人員都是與戴爾的供應商簽約的。戴爾說,如果你問客戶那些為他們修理計算機的人是誰,大部分客戶會認為那人是為我們工作的,這非常好,這就是虛擬集成的妙處。

(4)直銷給供應商帶來什麼好處?

戴爾認為,直銷縮短了需求和供應來源之間的距離,這樣,戴爾公司不但能得到源源不斷的供應,並且能夠預測供應量的大小。如果供需之間插入太多的中間環節,公司對真正需求量的消息就不大可能知道,其結果是造成更多的存貨、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風險。

[JD0001(1,1)7.28]

另外,直銷使戴爾公司保持合理的客戶構成。客戶不是在同一時間裏訂購產品,這周是Exxon,下周是Shell,再下周是Ford,這樣公司就能一直有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