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情感經營(4)(3 / 3)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公共關係部曾經組織過一次名叫草根的分銷商運動,協助與敦促分銷商向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在為此運動印發的一本小冊子《通用汽車公司與分銷商如何共建未來》中,結尾寫有這樣一段話:就通用汽車公司與其分銷商關係而言,我們的名譽與你們的名譽是分不開的。

對凱特皮勒公司來說,接近顧客也就是接近分銷商。該公司前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布萊奇曾說:我們非常尊重我們的分銷商,絕不會忽視他們,更不會出賣他們,我們的競爭者有些就會,結果他們的分銷商一氣之下不幹了。凱特皮勒公司的分銷商別說是絕不會不幹,他們忙著賺錢都來不及呢!除了金錢利潤的分享外,凱特皮勒的經銷商都被視為家庭的一分子。例如,該公司甚至利用舉辦課程,來鼓勵分銷商的兒女繼承衣缽,繼續從事這一行業,使公司與分銷商的關係保持長久和穩定。

如何具體地與分銷商聯絡更深的感情呢?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環境和變化,靈活運用。

企業要主動幫助分銷商開展銷售工作。比如,生產廠家在做廣告時,顧客介紹它的批發商和零售商。對於分銷商來說,他處於一種非常靈活、可以選擇的地位。倘若某一產品滯銷。他可以轉向另一廠家進貨。再則,某種產品出現虧損,可由經營其他產品來替代,從而中斷與原生產廠家的關係。所以,作為生產廠家對分銷商的吸引力關鍵在於所提供產品的暢銷與盈利,廠家幫助分銷商宣傳和推銷產品的重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與競爭對手

古人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是陰陽兩個方麵構成的。這兩個方麵互相對立著,依存著,又發展變化者。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宇宙間的自然法則,也應是當今時代企業經營的正常形態。企業與企業之間,隻有建立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夥伴的關係,才能維持自身的存在與發展。古人雲: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如此,道大各播。敵我之間,相對而存在,相融通而發展。有競爭對手的存在,才有企業發展的動力;故意毀滅競爭對手,歸根到底也會毀滅自己。所以,企業之間的競爭,應該是在競爭中互滋互補求團結,在團結中你追我趕爭發展。實際上,國內外績效卓著的成功企業,大都特別注意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係。

如果你在美國紐約的梅瑞百貨公司裏沒有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那麼你可以到公司的谘詢服務亭去詢問,它會指引你去另一家有這種商品的商店,也就是它把你介紹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裏。這種一反同行是冤家之常態的做法,不僅向競爭對手表示了一種友誼,而且也獲得了廣大顧客的普遍好感,因此,該公司生意日趨興隆。

日本的大企業之間競爭極為激烈,但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既維持正常的競爭環境,又常常互相提攜,有時甚至做出自我犧牲。例如,日本的紡織業界為了扶持日本海運事業,支持其競爭,就曾長期甘願支付高價運費來支持日本海運事業的發展。在國際市場上,日本企業界既有競爭,也有相互合作,相互扶持。不發達國家在追趕歐美先進國家時,必須吸取這一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