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應對有術,對症下藥成就高效溝通——多方應對的12大技巧(2)(1 / 3)

對於兩個商販來說,老太太所出的價格是完全不合理的,麵對這個不合理的價格,商販甲放棄了客戶,其實他放棄的不應該是客戶,而是自己的一些利益,這是他失敗的一點。

商販乙用放棄法回避了客戶不合理的條件,當然他放棄的是對自己影響很小的利益,他用這個小利益換的了客戶用5塊一斤的價格購買了10斤水果的大利益,2個蘋果相對於10斤蘋果所取得的利益來說幾乎是微乎其微的,而在客戶的心理,商販乙微小的讓步,讓他的心理感到很是平衡。

【巧手點金】

采用放棄法回避客戶不合理的條件對於銷售員來說有時候並不容易把握,如果使用不妥,有可能就會失去客戶,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明確客戶所提的條件是不是不合理的條件,這需要銷售員根據公司的利益和自身的權利進行綜合的考慮,如果客戶所提的條件在別的客戶身上實現過,那麼,就不能當客戶不合理的條件來處理。

第二、當客戶的條件確為不合理條件時,應非常堅決且很有自信的拒絕,讓客戶感覺到自己的條件確實是不合理的。切記,在拒絕客戶的條件之後不能置客戶與不理,應做以簡單的說明,可以放棄一些自己的利益。

第三、銷售員所放棄的利益必須是不影響大局的,對於客戶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客戶在購買汽車時要求不合理的降價,這時我們可以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以為其送保養為條件而進行溝通。

技巧32:用暫時回避法處理客戶得糾纏不清

【經典回顧】

在銷售的過程中,暫時回避法是處理客戶對一些問題糾纏不清最好的工具,比如在售後方麵,有的事情客戶認為是該我們去做,可是按照規定卻不是我們處理的範圍,這時我們給客戶解釋了大半天卻始終解釋不清楚,如果我們再繼續這樣解釋下去,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相反的可能會讓客戶的情緒更加的激動,堅定的認為自己是有道理的。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暫時的回避讓客戶冷靜下來,然後在進行客觀的溝通。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客戶:“你看我們的問題改日再談好嗎?我一定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複”、“剛才接到一個電話,公司有點事讓我回去處理,我們改天在探討這個問題”等等。

有時候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出現和客戶糾纏不清的問題,比如我們在給客戶介紹產品的時候,客戶對我們產品和競品做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也許他會問:“某某產品比你們的產品功能多那麼多,為什麼你們的價格貴呢?”這時如果我們對某某產品不夠了解,我們隻能從我們的產品身上進行解釋,而客戶始終在競品上與我們的產品之間做比較,甚至糾纏不清,這時我們應該暫時的終止這個話題,暫時的回避,等對客戶所說的競品做了一定的研究了解之後再返回來與其進行溝通,這樣的溝通效果會更好。

【案例分析】

鄭州某地區坐落著這樣一家汽車4S店,眼看就到年底了,來看車的人特別的多,銷售員忙的也是焦頭爛額,生意非常的紅火。

小陳是這家汽車4S店的銷售顧問,這天他接待到了一位從郊區過來的客戶。這位客戶來自農村,對汽車並不是太懂,經過仔細地挑選後終於選到了一台自認為非常滿意的車,高高興興的去辦了手續,然後將車開了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這位客戶又找上門了,見了小陳就問:

“你們的車咋回事啊!怎麼屏幕上始終有個燈在亮啊?”

小陳上車一看,原來是發動機故障燈在亮著,因為小陳對汽車有一些了解,所以,他知道這台車可能在出廠時沒有解碼,是廠家的失誤,沒有太大的問題,隻要在售後進行解碼就可以了。於是小陳把這台車轉到了售後,並明確的向客戶解釋道:“隻要進行解碼就可以了,對汽車的性能沒有任何的影響。”客戶半信半疑的來到售後為自己的車解碼。

售後在為這台車進行了整體的檢查之後,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隻是發動機碼沒有解,於是進行了很快的處理,由服務顧問向客戶進行解釋。

服務顧問:“您的車沒有任何問題,各個性能都非常的良好,隻是在您提車前沒有進行常規的解碼,您可以放心地使用。”

客戶:“我擔心我的這個車還是有問題,你給我說到底是咋回事?”

服務顧問又重新把問題的原因說了一遍,可客戶始終覺得自己的車有問題,始終抓住這個問題和服務顧問進行爭辯,無奈之下,叫來了銷售顧問小陳,在小陳進行了解釋之後,這位客戶還是糾纏不清,這時小陳說:

“大哥你看這樣好吧!這個問題我們先不談!這是我們的說明書,您回去可以閱讀一下故障解釋說明,改天做保養的時候我們在解決您這個問題好嗎?”

客戶聽銷售顧問這樣說,也隻好答應了。

不久之後客戶就來店裏做保養了,當銷售員再次解釋那個故障燈時,這時客戶說:

“不用解釋,看了說明書之後我已經都明白了!”

……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客戶由於對問題的不了解,勢必會和銷售員糾纏不清,對於銷售員來說這樣的問題可能理解起來非常的容易,可是對於客戶來說,理解一些比較專業的問題就會顯得有點困難,但是他又想把問題搞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於銷售員及服務人員的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