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銷售渠道管理(1)(3 / 3)

需要對自己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設計。在設計營銷渠道時,必須要了解所選定的目標客戶購買什麼產品、在什麼地方購買、為何買、何時買及如何買,同時還要弄清楚客戶在購買產品時想要和所期望的服務類型和水平。營銷渠道設計的目標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1)渠道的銷量最大;

(2)渠道的成本最低;

(3)渠道的信譽最佳;

(4)渠道的控製最強;

(5)渠道的覆蓋率最高;

(6)渠道的衝突最少;

(7)渠道的合作程度最好。

第2節銷售渠道管理工作規範化製度

一、渠道成員選擇製度

第一條為了實現企業的市場營銷目標,各企業都須招募合格的中間商來從事渠道營銷活動,從而成為企業產品營銷渠道的一個成員。

第二條中間商的市場範圍

市場是選擇中間商最關鍵的因素。首先要考慮預定的中間商的經營範圍所包括的地區和產品的預計銷售地區是否一致。其次,中間商的銷售的對象是不是生產商所希望的潛在顧客,這是個最根本的條件。因為生產商都希望中間商能打入自己已確定的目標市場,並最終說服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

第三條中間商的產品政策

中間商承銷產品種類及其組合情況是中間商產品政策的具體體現。選擇時一要看中間商有多少“產品線”(即供應來源),二要看各種經銷產品的組合關係,是競爭產品還是促銷產品。

第四條中間商的地理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即位置優勢。選擇零售中間商最理想的區位應該是顧客流量較大的地區。批發中間商的選擇則是考慮其所處的位置是否利於產品的批量儲存與運輸。通常以處於交通樞紐為宜。

第五條中間商的產品知識

許多中間商被規模巨大,而且有名牌產品的生產商選中,往往是因為他們對銷售某種產品有專門的經驗。選擇對產品銷售有專門經驗的中間商就會很快地打開銷路,因此生產企業應根據產品的特征選擇有經驗的中間商。

第六條預期合作程度

中間商與生產企業合作得好會積極主動地推銷企業的產品,對雙方都有益處。有些中間商希望生產企業也參與促銷,擴大市場需求,並相信這樣會獲得更高的利潤。生產企業應根據產品銷售的需要確定與中間商合作的具體方式,然後再選擇最理想的合作中間商。

第七條中間商的財務狀況及管理水平

中間商能否按時結算,包括在必要時預付貨款,這取決於其財力的大小。整個企業銷售管理是否規範、高效,關係著中間商營銷的成敗,而這些都與生產企業的發展休戚相關。

第八條中間商的促銷政策和技術

采用何種方式推銷商品及運用選定的促銷手段的能力直接影響銷售規模。有些產品廣告促銷比較合適,而有些產品則適合銷售人員推銷;有的產品需要有效的儲存,有的則應快速運輸。要考慮到中間商是否願意承擔一定的促銷費用以及有沒有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和相應的人才。

第九條中間商的綜合服務能力

現代商業經營服務項目甚多,選擇中間商要看其綜合服務能力如何,有些產品需要中間商向顧客提供售後服務,有些在銷售中要提供技術指導或財務幫助。合適的中間商所能提供的綜合服務項目與服務能力應與企業產品銷售所需要的服務要求相一致。

二、渠道精耕實施方案

(一)何謂渠道精耕

渠道精耕指針對零售終端及批發商渠道各環節的銷售管理作業方式,通過對目標市場區域劃分,對渠道中所有銷售網點做到定人、定域、定點、定線、定期、定時的細致化服務和管理,達到對市場產品銷售狀況、競爭狀況的全麵把控,樹立公司產品在渠道中的競爭優勢。

實施渠道精耕是基於兩點最基本的認識:零售終端是實現產品交換價值的場所,唯有零售點的銷售才是真正的銷售,渠道的構建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來自於銷售終端的市場信息是最有效的信息。

(二)渠道精耕的意義

渠道精耕是在市場渠道構築完成之後對市場及銷售過程的深化管理。

(1)渠道精耕是對銷售業務及市場的過程化管理。通過定人、定量、定域等“六定”措施對銷售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達到對銷售過程中的人、財、物、信息管理,從而達到市場目標的實現。它由對產品銷售的關注上升到對市場的關注,由求銷售業績之“果”轉而深入到重過程之“因”,由“因”生“果”。

(2)渠道精耕是量化管理過程。實施渠道精耕,使以往傳統銷售業務模式下的定性模糊化進入到定量化管理,使市場運作過程中的人、財、物、資源分配、營銷政策以渠道精耕中得出的“量”來進行合理分配,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進而實現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