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企業營銷故事(1)(3 / 3)

百事方麵認為,慈善拍賣趕上了聖誕與新年兩個節日,年輕人往往會給朋友或自己送禮物,而這些明星的私人物品是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在時尚人士聚集的eBay易趣上拍賣自然會備受關注的。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百事抓住了天時、地利,但能否獲得人和,還得看消費者的反應。在明星多得眼花繚亂的今天,拿一些明星私人物品拍賣也許有點窮酸。不過,百事把“星”“賣”到互聯網上的做法值得肯定,物品未必要賣出去,但在網民麵前,打出了慈善的旗號,先賺了名聲。

可口可樂為何處變不驚

可口可樂的成功讓許多競爭者羨慕和忌妒。近百年來,總有一些化學家費盡心機試圖破譯可口可樂的配方,卻又總是徒勞無獲。

不久前,又有兩位德國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經過長期研究分析,解開了可口可樂配方的秘密。這兩位專家還在一本名叫《大眾飲食誤解詞典》的新書裏列出了可口可樂配方的原料,稱可口可樂中99.5%的成分不過是含有二氧化碳和蔗糖的汽水。而其中起關鍵因素的物質是一種香料混合劑。它雖然隻有極小的含量,卻能產生可口可樂所具有的獨特味道。這種香料的成分包括野豌豆、生薑、含羞草、桔樹葉、不包含可卡因的吉柯葉、桂樹和香子蘭皮等,再加上可可、咖啡等的提煉物,進而構成了一種混合劑。不過,這兩位專家在書裏並沒有交代將這些原料配製在一起的方法。

對此,可口可樂公司的發言人巴裏斯予以否認,並稱之為純屬胡編亂造。巴裏斯說,“想要揭開配方秘密的人不少,但沒有人成功。可口可樂的配方依然十分安全地鎖在公司的保險櫃裏。”

專家們都知道可口可樂的絕大部分是水,而最關鍵的配料可能還不到總量的1%。但近一個世紀來,人們卻無法破解這1%的核心物質。正是靠著這1%,可口可樂才能夠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口味。1984年,可口可樂曾計劃修改配方,推出一種新型可樂飲料,並為此投入了大筆資金做廣告宣傳。但是,後來又放棄了,仍然繼續采用老配方生產。

關於可口可樂配方被破解的消息,公司不以為然,說這已經是第六次大規模的新聞炒作了。另外,即便是破譯了配方,就能生產出真正的可口可樂?可口可樂這項產品如今早已不是一種簡單的產品,在這項產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也很重要。可口可樂早已成為充滿青春活力的美國文化的代名詞,誰宣稱他能生產出同可口可樂一樣的產品,人們也不會相信。

目前,美國人每年人均喝可口可樂400杯,香港人每年每人消費可口可樂170杯,中國內地每人的年消費量為7杯,占中國碳酸飲料市場份額的30%—40%,中國市場為可口可樂全球第六大市場,百事可樂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到可口可樂的一半。可口可樂無疑是世界頭號飲料巨頭。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可口可樂為何處變不驚?因為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商品,而且已成為一種文化,其他商家即便配製出一模一樣的碳酸飲料,但那隻是碳酸飲料,而不是可口可樂。

剃須刀的自我進攻

目前,吉列公司(Gillette)擁有剃須刀市場65%的份額。

上世紀60年代初,吉列公司的競爭對手威爾金森刀具公司(WikinsonSorod)推出了不鏽鋼刀片,搶占了市場。吉列公司大為震驚,1970年,威爾金森又推出了粘合刀片,這是一種以“最佳剃須角度”粘合在塑料上的金屬刀片,再次對吉列公司造成威脅。對此,吉列公司做出了令人意料不到的反攻。

首先,吉列公司推出了“特拉克”Ⅱ型剃須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雙刃剃須刀。這一型號的成功奠定了吉列公司以後的戰略方針,正如吉列公司廣告中所說:“雙刃總比單刃好。”老顧客們很快就開始購買它的新產品,並認為“比單片的超級藍吉列好用。”

6年後,吉列又推出了“阿特華”剃須刀,這是第一個可調節的雙刃剃須刀。這表示,新產品比無法調節的雙刃剃須刀“特拉克”Ⅱ型還要好。

之後,吉列又毫不猶豫地推出了“好消息”剃須刀,這是一種廉價的一次性雙刃剃須刀。這一舉措對另一競爭對手比克公司(Bic)來說是一次打擊,因為它也正想推出自己的一次性剃須刀。“好消息”這種一次性剃須刀的生產費用高,而銷售量卻不如可更換刀片的剃須刀大(如上麵提到的兩種型號的剃須刀),這讓吉列的股東們十分惱火。從營銷戰略上講,“好消息”的推出卻是非常成功的,它防止了比克公司奪走一次性刀片市場。行業資料顯示,頭3年,比克公司在一次性刀片市場中損失了2500萬美元。

最近,善於自我挑戰的吉列又推出了“皮沃特”剃須刀,這是一個一次性調節剃須刀,而公司自己的產品“好消息”則成了攻擊目標。

吉列逐漸擴大了它在剃須刀市場上的份額,已經成為男士們買剃須刀時的首選。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不管是進攻別人,還是進攻自己。進攻自我可能會犧牲眼前的利益,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保衛市場占有率,這才是打贏營銷戰的最終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