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品牌管理:獨霸市場風雲(2)(3 / 3)

此外,名稱定位還應考慮企業的市場長期定位處在什麼位置。如果想要持久的定位,那麼應是多通俗、少戲劇性的名稱;但若隻想暫時定位,像國外“尖叫的黃色醉漢”牌快餐罐頭這類嘩眾取寵的名稱也行得通。

④產品名稱不能與當地文化價值觀念相衝突

每一地方的消費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包括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民族文化、語言習慣、民間禁忌等,他們接觸到同一名字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例如菊花在意大利被奉為國花,但在拉丁美洲有的國家則視其為妖花,隻有送葬時才會用,法國人也認為菊花是不吉利的象征。我國的菊花牌電風扇如果出口到這些國家,就不能采用意譯的名字,否則前景必然暗淡。因此,企業要想使產品進入一個新市場,必須人鄉隨俗,取個適應當地文化傳統的名稱。

國外一些品牌打入中國市場時非常注重適合中國人的傳統口味。中國人傳統道德觀念與風俗習慣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崇尚吉祥、興旺,這些年來發財致富也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外國商人迎合這種心理狀態,啟用了一些中國人愛聽的品牌名稱,如萬寶路香煙、倍福來旅遊鞋、利來皮鞋、萬事達信用卡、好利獲得計算機、寶利來照相機等。

如果今天莎士比亞繼續問“名字裏究竟包含了什麼?”這一問題,大多數人應該知道怎樣回答了,命名絕不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有事實為證。加勒比海中有一小島,原名叫豬島,它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後來它改了名字,叫做極樂島,於是,它一下成了人人向往的旅遊勝地。所以說,產品名稱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六)產品命名應注意的要求

企業是靠產品生存的,它因能向社會提供必需的產品而存在。對企業來說一切宣傳都圍繞產品,使產品能銷得出去,為社會所接受。隻有企業自身的勞動最終轉化為社會勞動,才能取得效益。一個企業綜合素質的優劣,隻有最終凝結在產品上,才能顯示出來。所謂“文如其人”,產品也可以說是企業向社會推銷自己的名片。企業的產品是否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真正優勢,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存亡。

眾所周知,企業及企業的產品的“牌子”對消費者的選購是有直接影響的,企業產品命名的好壞,與產品的銷售之間有極大關係。命名恰當,可以擴大影響,增加銷售;命名不當,則可能減少銷量。日本學者山上定也指出:“現在銷售商品的條件是什麼?一是命名,二是宣傳,三是經營,四是技術。”他把命名列為暢銷商品的第一條件。他又說:“一個能夠表明製品的特征和使用方法、性能的命名,往往能夠左右該商品是否暢銷的大局。”

對企業的產品進行命名,必須注意以下要求:

(1)產品的命名要適應時代經濟生活的明快節奏,提高響亮度。

(2)產品的命名要易於傳播,不致被混淆。產品命名的目的,就在於使這一產品與那一產品區別開來,使消費者容易認準牌號購買。如某產品的命名易於同別的產品混淆,就地給消費者認購造成困難,勢必影響產品的銷量。

(3)產品的命名要新穎。新穎,才能振聾發聵,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命名常采用比喻法、雙關法、誇張法、直陳法、形容法、頌祝法、借光法、反映法、創詞法等,無論采取哪一種,都應務求新穎,不落人俗套,不與人雷同。

(4)產品的命名要能給人以藝術的美感,讓人在欣賞誇飾巧喻的愉悅中,達到記憶的目的。

(5)產品的命名要能告訴或暗示消費者產品的特征和給消費者所能帶來的好處。

(6)產品的命名要有伸縮性,可適用於任何新產品。日本有一個產品叫“味王”,開始是用味精,後來又用於醬油、食品罐頭等,以產品種類來看,“味王”二字極適合於食品類。

(7)產品的命名要字音和諧,韻味悠長。

(8)產品的命名要研究消費者的喜好和禁忌,尤其是在出口商品上必須了解消費者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習俗,切勿犯忌。例如我國的“山羊”牌鬧鍾,“山羊”在英國是被喻為“不正經的男子”,“山羊”如果出口英國,盡管這種鬧鍾價廉物美,仍會無人問津。

總之,一種產品要打開銷路,占領市場,不僅要求質量高,而且不能忽視名字的作用。起一個既符合產品性能特征。又符合消費者心理需求的名字,無疑會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讓公眾去說話

(一)緊密聯係用戶

“用戶是企業的上帝”,企業若沒有了用戶,產品銷售不出去,那麼企業也就不能生存。單就此一點來說,企業必須緊密聯係用戶,小企業比大企業更直接麵對用戶,和用戶的關係如何,對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就更為重要。隻是在銷售時想一下用戶,實際上是企業同用戶最低級的聯係。可以說最糊塗、最不中用的企業經理也會想到這一點。實際上,企業同用戶聯係的渠道遠不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