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武進市橫山橋鎮曹巷村青年農民徐明華,帶領當地農民種植藥用絲瓜脫貧致富。1997年,他把自己的產品信息送上國際互聯網,80%的產品通過網絡銷往歐、美、日以及港澳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徐明華本人被武進市命名為科技興農帶頭人。1998年年初,他又在網上與美國客商談妥一筆價值20多萬元的6萬隻浴擦合同。
在武漢,有多家名牌企業登上互聯網平台。互聯網的開讓,不僅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又一個展示形象的舞台,而且大大縮短了他們的產品投放市場的時間,增強了他們直接與客商和用戶的交流頻度。湖北中天享迪藥業有限公司1997年5月上網後,現在每周收到3份左右反饋電子郵件。通過互聯網,該公司在海外的客戶增加了20多個,主導產品布洛芬的月出口量增加了l倍多,並很快打通了在新加坡、印度、加拿大和歐洲等地的市場。湖北廣濟藥業公司有80%以上的產品要依托出口,以往主要通過中間商外銷,浪費了大量時間,為生產出口產品,他們每年需從中間商手裏進口大量的原料,其中一種原料的價格達每噸4萬美元左右;1997年10月,他們在武漢辦事處增設了一台電腦,並與因特網聯網,直接在網上發布供求信息,銷售和供應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已在網上找到了許多海外分銷商,免去了許多出口中間環節;通過網上詢價,從美國一家公司得到的原料報價僅為2萬美元,一噸可降低成本2萬美元。山東金鄉縣1997年5月中旬有42萬噸大蒜急需上市,後來他們也利用因特網發布了信息,使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地區有關客商、企業和網上用戶掌握了這一市場行情,通過網絡已與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簽訂了5萬噸的銷售合同。
1997年6月,中國首家網上直銷書店“中國現代書店(亞太網)”與國際互聯網接通,首批發布的信息網頁含有2000多家出版社、6000多家期刊社近萬種圖書報刊信息。武漢大學智力開發中心的“零歲方案”圖書信息在萬維信息網上一發布,立即收到10多個國家的訂單。廣東順德“力威電器實業有限公司”通過“中國黃頁”在互聯網上發布企業和產品信息,其信息上網後第二天,就收到海外客商要求訂購其應急燈的反饋信息。
盡管在網上開發信息資源前景十分誘人,然而,我們大多數小企業現階段的信息化水平與“十倍數”發展的信息技術之間卻存在巨大的落差。這猶如看到了高速公路上奔馳的外國轎車,自己駕車卻不知何處是入口。一方麵,信息技術已經使各類企業內部網絡技術十分成熟,在國外各大中型企業中成功的應用比比皆是,在國內,也已經從單純的電算化(財務管理)發展到MIS乃至最新推出的ERP(企業資源管理);還有世界級信息產業巨頭推崇的電子商務(e--business)。這些,既讓人目不暇接,同時也使小企業倍感困惑。小企業老板急切想知道企業如何上這些高速公路?上網?建網?企業內部網?先進的信息技術如何解決企業中的實際難題?
那麼,小企業的“入口”在何處呢?首先,要引進和培養具有一定素質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人才。企業信息化從根本上講是企業人才的信息化,具備了信息化的人才,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才能緊密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把握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在企業內部,無論信息化工作如何開展,沒有自身的計算機人才是無法想象的。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對小企業來說勢在必行。其次,企業信息化應與企業的技術創新、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同步進行。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企業生產、服務方式的信息化,隻有通過信息技術解決了企業生產的自動化、實現企業技術創新,才能促進企業的科技進步,增強企業的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才有條件循序漸進地推動其他方麵的信息化。再次,小企業要舍得投入,購置必要的硬件設施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條件。
六、“拿來”還要分析消化,不能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