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十分豐富多樣,特別是在“信息爆炸”的現代,正確選擇利用信息無疑是做好生意的一項基本功。即“拿來”還要分析消化,不能照搬照抄,學會選擇利用信息更是搞好生產或從事經營的一個基本。包括自然界、社會界在內的大量信息資源中,要選擇與自己相關的經濟信息;其中,更要集中注意力選取市場信息資料,因為它與做生意息息相關,用途特別大。
(1)歸類整理
就是把自己搜集到的各類信息,分一下大類。然後按大類分辨真假。對那些明顯虛假的信息剔除出來;把認為是真實的或基本真實的信息留下來;然後再分成劣、好差。對那些辦起來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項目作為首先應該辦理的;對那些辦起來既有利益、又有風險的項目,進行一番分析對比,看是利益大還是風險大;對那些危險太大、收益又沒把握的項目,歸為最差、無價值一類。把類別分清了,真假、好壞、優劣信息自然也就出來了。
(2)分析對比
在了解到各種行情後,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大家都認為是隻有好處、效益又高的經營項目,反而難辦或難以辦成。因為大家看的都是有利的條件,沒看到不利的信息,都在往這個經營項目上擠。而一擠,就可能使形勢起變化,有利條件有可能變成不利因素,增加了困難。真正有潛力能發展的是那些既有前途又有風險、既有效益又把握不準因素的項目。為了把項目選擇好,就得對信息和行情進行全麵分析、綜合對比。辦法是把經營項目中關於好處、壞處、效益、風險的信息,都一條一條列舉出來,然後逐條對比,看好處占主要方麵,還是壞處占主要成分最後的以得出結論。
(3)投入試驗
如果你認為某個項目不錯,但在經濟綜合分析對比後,仍沒有確切把握,未能把最真實、最有效的項目選出來,還無法下決心大幹,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先作小型試驗,先拿出投資,進行小範圍、小規模生產經營,依據結果再下決心。這樣,既摸清了行情,又獲取了經驗,給大範圍經營打下基礎。
(4)準確預測
俗話說:“生意要有三隻眼,看天看地看久遠”。任何行情信息,都不是靜止不動、固定不變的,而是經常隨著客觀情況變化而波動。隻有站高一點、看遠一點,預先有所準備和打算,才不至於趕馬後跑。現在,不少私營公司生產經營是看別人幹啥、聽說啥時興就也去幹啥。結果往往是在於以前很俏、很搶手,但等到費錢、費工、費時幹成了,市場行情也開始變化,原來的時興變成了背時,俏貨變成了疲貨,成為麻煩事情。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最好的辦法是提前時間,估量形勢,把可能發生的變化,預先加以測算,加以準備。也就是預測、預報、預算。預測行情要掌握以下幾點:
一是弄準當前行情。這是搞好預測預算的基礎。要想預測準確,首先得把現狀弄準,不要把現在的行情弄顛倒或不真實,這一點,前邊已經說過,不再詳談。
二是掌握變化因素。造成行情變化的原因比較多。但是,從大的方麵看,一般不外兩個方麵。一是市場變化。某些商品原來銷售很暢,現在忽然疲軟、賣不動了;或是過去沒人買,突然現在搶手了。這種市場變化,表麵看難以解釋,其實都有原因可查。不外乎是商品生產量多了或少了、質量變好還是變壞了,或是某些經營者實行了促銷措施,作了廣告宣傳,在消費者中間產生積極影響的結果。預先了解到這種情況,就可以預見到市場行情的變化。二是政策變化。政府根據某種情況,對某種商品提出了調控政策,必然引起市場變化,比如政府對糧食、棉花收購價格提高了,必然產生連鎖反應,用棉花生產的棉布、針織品也會隨著上漲,以糧食為原料的食品、飼料也將隨著漲價。掌握了這些方麵的變化因素,就能為進一步預測行情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