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受資曆、資望、資格、現實問題等因素的限製,人才易被埋沒。我們若一旦誤奸為忠,誤惡為善,誤愚為智,則必誤人誤己,敗事有餘。反之亦兩失其平。故欲求知人善任,必先祛除上述障蔽,方能奏其功效。
個性各異,每個下屬的個性都有差異,這是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的經曆、所受的學識等方麵的影響形成的。具體講,決定個人之因素甚多,包括出身、背景、環境、習慣、交友、階層、職業、生理、動機、願望等。故身為老板,要知道下層的個性,必須客觀了解對方體形、容貌、身世、品德、性格、修養、智能等情況,而加以深切體察,設身處地,了解對方本質及其環境,作合乎情理的評價,萬不可先人為主,臆斷為事。
要成為一個有遠見的老板,必須懂得人是有個性,有特征的,隻有了解人的個性特點,才能夠真正做到管理好公司。古人指出:用駿馬去捕老鼠,不如用貓;餓漢得到寶玉,還不如得到一碗粥。用物、用人,在於得當;使用不當,埋沒了寶物、人才,還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在用人上應根據人的不同情況而采取不同的辦法使用。這方麵有許多正麵見解,現不妨從另外一個方麵舉8條。
了解下屬的方法:
①有德者不看重金錢,不能用物利去引誘他,可以讓他管理財政;
②勇敢者蔑視困難,不能用艱險去強迫他,可以讓他處理緊急事務;
③睿智者通達禮數,明於事理,不能假裝誠信去欺騙他,可以讓他負責要事;
④愚拙者容易被欺騙,不可從事談判、判斷工作;
⑤不忠者容易動搖,不可讓其知道商機;
⑥貪圖錢財者容易引誘,不可管理錢財;
⑦重情者容易變換觀念,不可讓其做決策者;
⑧雜亂者容易把事情弄得亂七八糟,不可從事井然有序和長效性的工作。3、識人不拘一格:雞蛋裏不挑骨,矮子中拔將軍
發掘人才是給公司尋找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老板應當關注這一點,因為發掘不了人才,就等於不能使用人才,就等於浪費人才。有時候,公司或辦公室有一個重要的職務,但卻找不到具備這項專長的合適的人,這時,作為老板的你就要主動在下屬中發掘需要的人才。
公司的生命在於人力,而最大的人力來源於老板有效地發現所有下屬的才智,使其各盡所能。但是由於有些領導經常使用自己信得過的下屬,而疏遠那些尚待發現的人才,致使某;些工作難以展開。
發掘人才,既需要眼光,也需要耐心,二者缺一不可。
一個不善於發掘人才的老板,隻能埋沒人才,給公司帶來經濟損失。因此,發掘人才是體現老板眼力和能力的標誌之一,不應漠視。
老板不應該以“雞蛋裏挑骨頭”的方法去識別人才,而應該以“矮子中拔將軍”的眼光發現人才,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板懂得此理,就應用其長而避其短,準確地篩沙拾金。
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隻要能揚長避短,天下便無不可用之人。從這個意義上講,老板的識人、用人之道,關鍵在於先看其長,後看其短。
一個木匠出身的人,連自身的床壞了都不能修,足見他锛鑿鋸刨的技能是很差的。可他卻自稱能造房,許多人會對此將信將疑,後來在一個造屋工地證明了這位木匠的能力。隻見他發號施令,操持若定,眾多工匠在他的指揮下各自奮力做事,有條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大為驚歎。對這人應當怎麼看?如果先看他不是一位好的工匠就棄之不用,那無疑是埋沒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組織者。這一先一後,看似無所謂,其實十分重要。從這個故事可以悟出一個道理:若先看一個人的長處,就能使其充分施展才能,實現他的價值;若先看一個人的短處,長處和優勢就容易被掩蓋和忽視。因此,看人應首先看他能勝任什麼工作,而不應千方百計挑其毛病。《水滸》中的時遷,其短處非常突出——偷雞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長處——飛簷走壁的功夫。當他上了梁山,被梁山的環境所感化、改造,他的長處就被派上了用場。在一係列重大的軍事行動上,軍師吳用都對他委以重任,時遷成了這些軍事行動成功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見,對人,即使是對毛病很多的人,首先要看到他的長處,才能把他的才幹充分利用起來。在識人所長的同時,要能容其所短。短處包括兩個方麵:一是人本身素質中的不擅長之處;二是人所犯的某些過失。一方麵,越有才能的人,其缺陷也往往暴露得越明顯。例如,有才幹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拘常規;謙和的人多有膽小怕事等等。另一方麵,錯誤和過失是人所難免的。因此,如果對賢才所犯的小錯也不能寬恕,就會埋沒賢才,世間就幾乎沒有賢才可用了。
其實,任何人才,有其長必有其短,識別人才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可以以短掩長。倘若識人,隻注意某一個側麵,而這一側麵又正好是人才的缺點或短處,於是就武斷地下結論,那麼,這種識才的方式是非常危險的,大批人才將被拋棄和扼殺。孔雀開屏是非常漂亮的,倘若一個人不看孔雀那美麗的羽毛,隻看到孔雀開屏露出的屁股,就武斷地認為孔雀是醜陋的,那就實在是有失公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