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人員管理:讓每位員工都成“梁山好漢”(1)(3 / 3)

私企老板隻有通過揚長避短,才能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否則你就會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結果沒有個中意的,這樣必敗無疑。

4、不以貌取人,而以才量人

私企老板不能被下屬的外表惹花了眼,而應由表及裏,抓住他的實質,看準下屬的廬山“真麵目”。

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從服飾和儀表上得來的,因為穿著服飾往往可以表現一個人的身份和個性。畢竟,要對方了解你的內在美,需要長久的過程,隻有儀表能一目了然。

(1)平常喜歡穿著隨意不修邊幅的人,會使人產生不尊重別人的感覺。活潑、鮮豔、式樣隨意一些的服飾,使人感到富有生活情趣,不拘一格。

(2)人們對於穿得整齊的人,總是較有依賴感的。

(3)衣冠不整、蓬頭垢麵讓人聯想到失敗者的形象。而完美無缺的修飾和宜人的體味,能使你在任何團體中的形象大大提高。

(4)在服飾儀表方麵,成功人士的衣著一般趨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並盡可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5)職業人員的服裝標準常常可以根據該公司經營的種類、產品或服務的性質、公司位置、公司曆史與傳統等等來確定。站在電梯或什麼出口處,比較一下進進出出的人們的衣著形象,可以感知他的職業和地位。

(6)對工作負責的人為了自己的工作,不會胡亂穿衣。穿質量過得去的衣服,才具有成功者的形象。

(7)過分裝飾打扮的人是沒有自信心的表現。

一個應試者衣冠楚楚自然會令老板賞心悅目,但要記住:華麗的外表未必能說明應試者本事的大小。公司需要的是人而不是時裝模特或電影明星。一個穿著隨便的人也許會成為公司業務發展的棟梁之才。

人靠衣裳馬靠鞍,三分長相七分妝。服裝的和諧美,在於與穿著者的年齡、性格、職業、膚色、地區、風俗習慣等相稱。年幼者,活潑、好動,宜穿寬鬆便於活動的服裝;年輕者,尚時髦、好風流,宜穿流行、豔麗色調和多裝飾、能體現身材曲線的服裝;中年人,宜穿典雅、溫和的色調和協調大方的服裝;老年人,穩重,宜穿淡雅樸素和諧的色彩和對稱、莊重的服裝。

一般老板還容易犯的另一種觀貌識人的錯誤是過於注重文憑。當應試者亮出名牌大學的文憑時,有的老板會因此被震懾住,而對於那些畢業於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的人往往根本不加考慮。在這個問題上,當老板需要記住:作為雇主,你將要倚重的是他本人的才能,而不是他所畢業學校的名氣。如果一個領導很容易被應試者的文憑所迷惑的話,他往往會失去人才而得到一群庸人。

在認人的實際過程中,有些老板往往被下屬的外表和漂亮的言辭所欺騙,委以重任,結果是“一個老鼠害了一鍋湯”。因此,不以表取人,而以才用人是老板必須掌握的識人原則,否則你自己也是庸人一個。

為了避免僅以外表識才的錯誤,老板要想較多較好較快地識別和發現潛人才,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聽其言識其心誌

潛人才都是尚未得誌,他們在公開場合說官話、假話的機會極少,他們的話,絕大多數是在自由場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帶“顏色”的本質之言,因而就更能真實地反映和表達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

(2)觀其行看其追求

一個人的行為,體現著一個人的追求。一個講究吃喝打扮的人,所追求的是口舌之福和衣著之麗;一個善於請客送禮的人,所追求的是吃小虧占大便宜;一個幹工作吊兒郎當,伺侯老板卻十分周到殷勤的人,所追求的是個人私利,等等。任何一個人,一旦進入了自己希望進入的角色,就會為了保住角色而多多少少地帶點“裝扮相”,隻有那些處在一般人中的人才,他們既無失去角色的擔心,又不刻意尋覓表現自己的機會,所以,他們一切言行都比較質樸自然。老板若能在一個人才毫無裝扮的情況下透視出他的“真跡”,而且這種“真跡”又包含和表現出某種可貴之處,那麼大膽啟用這種人才,十有八九是可靠的。

(3)析其能辨其才華

潛人才雖處於成長發展階段,有的甚至處在成才的初始時期,但既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質。或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略,或有出汙泥而不染的可貴品格,或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之舉,或有“雛鳳清於老鳳聲”的過人之處。總之,既是人才,就必然有不同常人之處,否則就稱不上人才。一位善識人才的“伯樂”,正是要在“千裏馬”無處施展腿腳之時識別出它與一般馬匹的不同,若是“千裏馬”已在馳騁騰越之中顯出英姿,何用“伯樂”識別。

(4)聞其譽察其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