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人員管理:讓每位員工都成“梁山好漢”(3)(3 / 3)

(15)任務培訓。即在受訓人之間實行類似於“上司對下級評價”和“下級對上司評語的反應”等訓練,以增加入際關係的經驗;

(16)新雇員訓練。即對新員工進行多方麵實際訓練,目的在於強調實習安全和掌握知識、技術,不在於生產數量的多少。

目前,國外正流行卡內基訓練,有人如此評價:“學會和掌握卡內基訓練,對你培訓有素的員工和老板非常有效。”美國紡織界的巨子密立根公司有這麼一條規定:除非你接受卡內基訓練,否則甭想提升。卡內基訓練主要包括六個方麵的內容:

(1)給予他人真正的讚揚。受訓者應學會在15秒鍾的時間內說出對一個人的欣賞之處,而又絕非奉承。

(2)真正地關心他人。受訓者應該像迪斯尼樂園的員工那樣,必須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學會鼓勵他人多發表意見,並采取行動。

(3)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受訓者應學會避免批評、責備和抱怨。在卡內基看來,批評通常勞而無功,因為批評會逼人辯解,為自己找理由辯護。

(4)幫助管理人進行管理。受訓者應學會突破自己的外殼,幫助管理人改進業務,清除部門障礙。

(5)學會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受訓者要將心比心,站在他人的位置去考慮問題。

(6)培養決斷力,無論是老板,還是員工,都需要決斷力,故受訓者需要在各種模擬的條件下,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處理。

除此之外,西方公司中還有一些值得借鑒的方法,如:

(1)閱讀材料。即讓受訓人閱讀一些有關的材料;

(2)案例討論。以小組形式進行實地或假設案例分析討論;

(3)會議或講座形式。組織小組對某些專門問題進行討論;請專人講述有關題材料方麵的內容;

(4)在職培訓。由有經驗的人作指導,在工作中提高;

(5)自學。即有目的地編寫公司的講義讓其自學;

(6)敏感性訓練。著重進行互相尊重、社交聯絡和對小組工作了解等方麵的訓練。

對於老板而言,培養出有才幹的員工乃是他所期望的事,也是身為老板的職責所在。其實,公司之所以要教育新進入員,最終的目標在於盡早培養出專業人才。

6、用好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不能“武大郎”開店

春秋戰國時,有位著名的軍事大師名叫鬼穀子。此人排兵布陣,調兵遣將,如有神助。他有兩個得意的學生龐涓和孫臏。龐涓畢業後在魏國謀了個好差事,當了大將軍。後來小師弟孫臏投奔師兄,師兄發現師弟的能耐比自己還大,產生了妒忌心,怕師弟搶走他飯碗,不但不重用,反而設計害他,剔去其膝蓋骨。後來孫臏設計逃到齊國,協助齊國大將軍田忌打敗魏兵殺了龐涓。龐涓因氣量狹隘,沒保住官還丟了小命且落下個千古笑柄。

“敢不敢用比自己強的人?”這恐怕是老板在用人中對自己最大的考驗,同樣也是老板最容易犯的錯誤。

“他都比我強了,那在其他員工眼裏,他是老板還是我是老板?”某企業老板直言不諱,一針見血,這種武大郎開店——不允許夥計勝過自己老板的心態一目了然:

(1)別人比他強就意味著自己不稱職,不稱職的老板會在員工心中喪失威信,喪失了威信當然做不了老板。

(2)員工中有人比自己強,那麼肯定會對老板的位置虎視眈眈,早晚想取而代之,又何苦養虎傷身呢?

(3)有本事的人都多少有點野心,遲早要另立門戶,我幹嘛給他營造個發展的機會,到時多個強敵呢?

(4)公司裏,天老大,我就老二……

在這種心態支配下,老板往往是希望別人拿放大鏡來看他,而他自己卻用顯微鏡來看別人。當比老板強的員工工作取得各部門的讚許和支持時,老板會覺得他們是在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且是在動搖老板的最高權力。於是乎,老板會有意無意地疏遠他們壓製他們,從而嚴重的挫傷這些員工的積極性。

這種武大郎型的心態說到底是一種弱者的心態,外表的強硬正透露出內心的虛弱,反映出自信心的極大缺乏。真正的強者,願意接納桀驁不馴的部下。因為他有信心,他能控製局麵。因為這樣的老板關心的並不是別人對自己是否順從,他有能力贏得別人真正的尊敬。更因為他看重的是人的才能,也更關注企業發展的大計。

我們看到這樣的現象:

一個老板雇用了一批庸才,然後老是奇怪為什麼這些人一點幹勁都沒有,更談不上有所創新。一個小企業的老板錄用人員的標準是:能幹但不能精明,以免搶走公司的用戶另立門戶。後來他發現越來越不對勁:怎麼雇了這麼些庸才?

老板不雇用一流的人才並促使他們作出一流的成就那麼你就將你的公司降至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行列。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墓誌銘一直被商界人士傳為佳話,因為上麵這樣寫道:

“這裏長眠著一位先知,他勇於用比自己強的人才!”

凡欲成大事的企業家,他都能夠把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才招攬到自己旗下,並且誠心相等。小企業老板切莫把自己的企業辦成“武大郎”開的燒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