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員管理:讓每位員工都成“梁山好漢”(4)(1 / 3)

對小企業老板來說,能力比自己強的人才,既必須用又難用。說難用,恐怕是領導見手下員工比自己能幹,心理上不平衡,生怕這些人有朝一日取代自己;還有,這些人在性格上一般有一股傲氣和強勁,使用起來不太順手。如何處理這一矛盾呢?

(1)心存“憂心”,轉變觀念

小企業創辦不容易,守住基業,發展壯大更不容易。因此,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危機感最主要的是對企業內人才的危機感。如果小企業始終像個“武大郎”燒餅店,這個企業時間不長就會被同行擠垮。人才與智力資源是企業內最寶貴的物質財富,是小企業實現差別化競爭戰略的前提條件。因而,小企業老板隻有把重視人才提高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他才會真心誠意地去選用比他們自己強的技術與管理人才。

(2)誠心待之

“教人者,人恒教之。”對於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才,越壓製他,他就越不服管;越尊重他,就越能使他對你信服。尊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①在語言的溝通交流上,以禮相等。注意在稱謂上要使對方有親切感和被尊重感,叫X工或老X比直呼其名好。②對於他們的工作(是他們發揮長處的方麵),大膽放手,出了成績歸功於他們,出了問題自己主動為之承擔責任。③對於他們所長而正好為己所短的知識,不恥下問,主動請教,甘當小學生。④背後多講他們的好話,對其能力進行誇獎和讚賞,並表現出這也是企業的光榮和驕傲的自豪感。

(3)適時適地地指出其不足,並協助他改正或補救

所謂適時,就是在他急躁時使他冷靜下來;在他悲觀及情緒低落時為他鼓勁打氣。所謂適地,就是根據對象的個性心理特征,對承受力強且自我約束力低的人當眾指出其不足;對於承受力弱或自尊心強的人用“蜻蜓點水”的方式予以暗示或私下單獨交換認識,分析其不足的原因。在指出不足的同時,要用實際行動來幫助他改正或補救其不足,使他認識到老板的作法不是在整他,而是真幫助他完善自己。

(4)推薦並提出忠告

當這些能人希望幹別的工作或提出離開企業時,首先要開“綠燈”,並向他們提出忠告,看從事的工作是否適合他們,根據他本人的情況及即將麵臨的環境,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同時表明,若到新位後感到不適,歡迎他回來。另外,應積極推薦他們去幹更能發揮其長處、更能做出貢獻的事,因為這樣做不但能使被推薦者對老板產生敬意,而且還能使其他未被推薦者也對老板產生敬意,結果必然通過多幹工作、幹好工作來回報。

7、牢記用人“十忌”

老板要防止以下10種用人之忌:

(1)忌用人唯派。表現為“以人劃線”,“以派劃線”,是“派”即舉,唯“派”是用,借舉賢薦能之機,行培植個人勢力之實,大搞山頭主義,小團體、宗派主義。

(2)忌用人唯親。任人論親疏,假公濟私,將三親六眷、七姑八姨及“親我”、“近我”、“私我”者中的庸人當才使用。大搞裙帶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3)忌用人唯資。用人不注重其實際能力,隻講資曆、資格的深淺、老嫩,論資排輩,小字輩隻好“熬婆婆”“等年頭”,實屬誤人害事。

(4)忌用人唯全。按圖索驥,用人求純、求全求之過苛,不能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故因瑕掩瑜,埋沒人才。

(5)忌用人唯順。“順”即順從,惟命是從者。不管“才能如何,隻圖聽話。喜歡恪守本分、循規蹈矩的看家守業者,視銳意改革的開拓者為逞能、狂妄,用前者保險穩妥,用後者沒把握,怕捅漏子。

(6)忌用人為憑。“憑”即文憑,用人看其是否“科班出身”,看“文憑”的輕重,看不到那些雖無文憑,而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的自覺成才者,對未進學校取得文憑而有卓越才能者,在量才上要壓低幾分,甚至投以“白眼”。

(7)忌用人唯政。“政”即黨政幹部,兩眼盯著“主線幹部”,把是否登過“黨政幹部崗位”的這個“台階”作為用人的準繩不重視科技、公司幹部及其他知識分子幹部,放不開選拔幹部的視野。

(8)忌用人唯風。“風”即一窩風、一刀切。不看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幹部,而是隨風轉。

(9)忌用人唯檔。“檔”即檔案材料。隻看檔案材料,不注重考察實際表現;隻看一時一事,不注重考察全部曆史。對於員工的缺點及其在曆史上發生過的錯誤,應當嚴格區分本質和非本質的界限,並看其是否改正了。如果一味地糾纏陳年舊賬,就會埋沒優秀人才。

(10)忌用人唯“洋”。認為凡是出過國、留過學、吃過洋麵包的就一定比本國土生土長的強,隻要出國鍍過金的不管其水平、能力如何一律重用;本國培養的,水平、能力再高,也得不到承認和重用。而且本國的人才得由洋人來發現、肯定才有可能得到重用。

三、技巧管人:寬嚴得體,調節有禮

號令不明的原因還與老板發布命令時的態度有關,太寬鬆了下屬心不在焉,不當回事;太嚴厲了下屬心驚膽戰,一不小心就漏掉了一句話,但又不敢多問。

因此,管人要懂技巧,必須該寬則寬,該嚴則嚴!

1、寬嚴適宜,管人別作冷麵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