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財務管理:懂賺錢也要懂省錢(1)(2 / 3)

相對而言,做生意賣貨,現金交易和賒銷,後者較前者利少弊多:一是影響資金周轉;二是減少利潤;三是不能按時交稅;四是討賬占用人力、財力;五是賒出容易,收回困難;六是往往因人事的變動和對方企業的變化,造成呆賬、瞎賬、亂賬,有的可能一分錢也收不回來。有個縣供銷社,為扶持農民發展副業生產投入幾十萬元,收不回來。最後收賬時,有些農民賴賬,有的說:“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要媳婦還有一個。”這種經濟損失給人教訓很深刻,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賒銷。商品的買賣應堅持現金交易,一手錢、一手貨,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

據介紹:猶太商人經商,絕招之一是徹底采取現金主義。他們認定惟有現金才能保障他們生命和生活,以對抗天災人禍。做生意說千道萬的訣竅,歸根結底要講現金。

(五)開支過大

大家都知道投資回收額(利潤)等於銷售總量減費用,利潤和費用是呈反方向運動的。如果費用低,利潤就高;如果費用高,利潤則低。費用與資金控製緊密相關,而現在許多老板腦子裏不知道如何管理資金,忽視對資金的控製,造成費用節節上升,而利潤卻不斷不降,直接影響了老板的艱苦創業,以致半途而廢。

著名的風險資本家弗雷德·阿德勒說:“我的一個‘定律’是:成功的可能性與經理辦公室的大小成反比。”一味地追求豪華舒適的辦公室、辦公桌,出入豪華汽車,在高級飯店裏擺宴,再加上一些名譽性的花銷,開支巨大,將寶貴的資金用在消費而不是用在生產上。資金管理盲目,成本高,銷路縮小,利潤不可能提高。

一位女老板在她第一次創業失敗時說:“我如果再次辦企業,駕駛的會是一輛小型貨車,而不是奔馳。”簡單的話語中卻包含了一條道理:節約資金是創業的第一步。

(六)鋪張浪費

商品經營中的浪費是人們不易覺察到的,它就像一個無形的黑洞,隨時都可以把整個企業吞噬掉。作為資金十分有限的小本經營者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必然會造成經營上的失敗。作為小本經營者,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製定良好的製度來降低成本:

(1)作業規範化。明確規定長途電話和普通電話的通話時間和每位發言人的發言時間;嚴格控製辦公用品的申領;清楚規定每個物品所在的地方等等,盡量做到物盡其用和節省時間。這些繁瑣小事,如不加以規定,大把大把的鈔票就會不知不覺消失了。

(2)養成隨手關燈、關水的習慣,可節省20%的電費水費。

(3)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加工次數,可省下許多加工費和電費。

(4)盡量減少操作失誤,減少無效工作和廢次品率。

(5)聘用能身兼數職的員工,以節省工資費用。

(6)經常評估、考核員工的工作效率。人往往有惰性,時常要人提醒、催促才會進步,隻有不斷地評估、考核員工效率,才能激發潛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提高,成本自然就降低。

(7)裁減或調換能力差的員工。

(8)發動員工提出改進作業、革新產品的合理化建議,並對優秀方案給予獎勵。

(9)對於郵遞的成本,要反複思考,哪些必要,哪些不必要,哪些須快件發寄,哪些平信即可。

二、居安思危,早為資金周轉作打算

經營生意,要不少資金,尤其是經營零售業務。開業時,需要先付出不少金額進貨,而現金就暫時轉換為貨品,隻有等到貨品售出,才可兌現。但如果還沒有把貨品套回現金,卻另有開銷,便可能出現周轉不靈,這可能危及公司的生存。生意人未必沒有錢,但錢卻受到限製,未必能即時取用,故應付資金周轉,是一套重要的技術。

周轉資金良好的先決條件,是一套係統的會計模式,這才能把握有效調動資金的技巧。首先,你需要預計可見的未來會有多少收益,同時亦知道固定的支出多少。隻要收益大於支出,就能順利周轉,相反,某段時期內,如果支出高過收入,就可能周轉不靈。如果周轉資金的技巧不善,便可能要不斷地注資,愈注愈多,投資成本也就增加,風險也會相對提高。

懂得周轉資金的生意人,能盡快取得利潤,以利潤抵消開支。他們會想辦法,以保障常有可動用的現金在手,不會讓記賬的金額太高,盡可能收取現金,到生意上了軌道後,才考慮作月結。很多生意都是月結的,即讓客戶取貨,隻是簽單記賬,到每月月底才發出單據收錢,這隻有資金較多時才可行。這些記賬的客戶,必需是有信譽的,切記不要隨便給不相熟的客戶作月結記賬。

作資金周轉的預算,應保守一些,不要過於樂觀,這是居安思危之道。例如,心中預計下半年度有二十萬元淨收入,但作保守一些的決定,視為有十五萬元淨收入,用這個基數衡量支出,看看是否可以彌補支出,因為原來的預算是樂觀的,但中途可能有壞賬或其他意外事故,引起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