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財務管理:懂賺錢也要懂省錢(4)(2 / 3)

六、懂得報稅技巧,善意避稅可以節省開支

我國是采取簡單稅製的地方,稅製並不複雜,而且奉行低稅率政策。在西方先進國家,社會福利保障佳,但人息稅及所得稅卻非常高,可能每三元就抽取一元,政府和賺錢的市民分財產。稅務對生意經營者的利潤影響很大,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關稅降低,其他稅製都作相應的調整。無論經營哪一行業,了解稅製,並且懂得報稅的技巧,知道在報稅表上加入哪些項目,可以用作減少申報的利潤,而所繳付的稅亦可以減少,這是對自己權益的保障。如果對稅務熟悉,有時候,應繳稅款可能大大減少。

因此,很多商人都會委托會計專業人士給自己計算應繳稅項,以免有不必要的損失。有些高收入的生意經營者,甚至用種種合法手段,使申報的收入減少,因此亦大大減少付出的稅款。

避稅是企業在稅收法律法規許可的範圍內,通過對經營活動財務活動的巧妙安排,以達到規避和減輕稅收負擔的管理活動。

(1)避稅是政策給的機會

作為企業的老板,您必須明白避稅必須發生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許可的限度內,即是合法的。目前,我國稅收法律法規很不健全,也不完善,法律效力較差,穩定性不強,不少稅收政策僅是以條例、辦法的方式來規定的,在這種伸縮性較大的製度和環境下,您可以靈活運用一些合法的方法使您的稅收負擔降到最低。

因此,避稅具有合法性、靈活性又兼有一定的限製性的特點。

(2)避稅是企業經營性的選擇

私營公司之所以稱為企業,就是因為它是以營利為目的,所謂經營的理性也正是這種利益驅動性。沒有不想賺錢的公司,隻要在合法的前提下采取各種措施以達到盈利的目的,我們就必須得承認公司的行為是合理的。私營公司正是本著這一原則,靈活采用納稅方法來減輕稅負。

(3)避稅是企業競爭的需要

稅是一種費用,但財務主管不應隻把它看成費用,它深刻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的許多方麵:首先作為一項費用,它直接減少了企業的收入;其次中國的大部分稅包含在產品價格內(即價內稅),因此它又影響了產品定價。

稅影響了產品定價,而產品價格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著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稅進一步影響了企業競爭。

有競爭力的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因此稅最終影響著企業發展。

當您沿著這條思路讀下去的時候定會恍然大悟:原來避稅有著這麼大的影響力。因此,隻有在遵守和擁護稅法的前提下,在政府的默認和許可下,您合法地減輕了稅負,便可降低產品價格,便有更強的競爭力,便能賺取更多的錢。

(4)避稅是管理者的智慧

既要避稅,又要合法合理,這對任何一個企業的財務主管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要想避稅,您首先要懂稅,隻有在充分研究稅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巧妙的手段進行經營管理,才能達到目的。

避稅是經營活動與財務活動的有機結合。

避稅是經營時間、地點、方式、手段的精心安排。

避稅是合法合理會計方法的靈活運用。

一言以蔽之,避稅體現著上層決策者高超的智謀和優秀的管理水平。

看過上麵的內容之後,也許這時候您會問了,我該怎樣建立正確的避稅觀呢?

我們不主張也不願去慫恿您把大量心思花費在避稅問題上,我們在這裏側重談的是一種管理方法。我們也不去過分譴責避稅行為的不道德性,如果避稅是不對的,為什麼所有的觀點都不能否認其合法性?

已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市場經濟已經比以前有了大的發展,許多科學的經營理念已被廣大的管理者所接受並適當地應用著。我們必須承認,仟何一個理性的經濟人,都希望能以一種合法的手段來避稅。理性避稅表明了企業管理者對待納稅的正確態度,它會促進企業右效地開展財務控製和合理布置經營活動,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水平,又達到了增收節支的目的。

當今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說過:“如果把財政看做水庫,那麼企業就是河流的上遊。”企業經營效益越好,國家的財源稅源就越豐富。因此,我們應充分給予企業在納稅管理上一定的靈活度。尤其是納稅人還是稅務管理者都要對避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重在培養您的納稅意識和經營理念,無需過分談論避稅技巧,總的來說,企業合法避稅隻要是適當的,還是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發展的,也有助於社會財富的增加,這同國家的財稅政策是不矛盾的。

因此,私營公司老板應形成正確的避稅觀:

了解稅法、掌握稅法,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下,正確的理解避稅的活動,在稅收政策允許範圍內獲取最佳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