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企業的風險個人實在無力承擔,你就應該考慮合夥創業。
一個美國企業家在回憶開辦自己的公司時說道:“當我自己開始幹時,像許多其他人一樣,也想成立個合夥公司,而且我也物色了幾個合夥人。但當我做完市場調查後,我得出的結論是: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我想:以我自己的能力可能還辦不了公司,如果我有幾個可以依靠的人,這事可能容易得多。我認為90%的合夥公司的錯誤大概都基於這個錯誤。人們總以為自己沒法幹的事,幾個人在一起可能容易一些。其實,這是錯誤的。”
其次,你還必須考慮你想從合夥人那裏得到什麼,你所需要的東西是否一定隻能從合夥人那裏得到。
你應該清楚地知道你需要從合夥人那裏得到的是資金、技術、關係、銷售網、土地、經營場所或是其他經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這些又是你自己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你已經清楚地知道這些問題,你就可以大膽合夥創業了;如果你還是模糊不清的話,你就應該再仔細地斟酌有無合夥創業的必要。
一位從政府機關辭職的年輕人,開始時獨資創建了一家公司,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他不願安於現狀,當一個小老板,想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大。他一直在尋找新的項目,希望能夠獨樹一幟,迅速發展。
經人介紹,他認識了一位身懷絕技的老人。這位老人出身於名醫之家,幾十年來曆經坎坷,行醫於民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摸索出了一種極有市場價值的保健藥品。但是這位老人脾氣怪,性格倔強,不願與人合作,年輕人卻認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自己真心與他合夥,老人會同意的,況且這樣的技術正是自己苦苦尋覓了很久而得不到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發明出來的,隻有通過這樣的合夥,才能既使公司迅速成長,又造福於社會。
在多次與老人接觸交談之後,老人終於被年輕人的誠意所打動,同意了合夥的建議。現在這家公司已經發展起來,成為當地最有實力的企業。
最後,你還必須考慮你個人的性格是否適合合夥創業。獨資企業隻有一個人當老板,其餘的人都是雇員;老板一個人說了算。而合夥企業中,合夥人都是企業的老板,合夥人地位平等,不能一個人說了算。合夥企業中合夥人之間的關係不同於企業中老板與雇員的關係。合夥人之間更強調相互尊重、團結合作、互諒互讓。合夥人之間的關係,比平常人之間的關係更複雜,更難處理。因此,那些剛愎自用、缺乏團隊精神、喜歡發號施令、合作意識差的人都不適合合夥經營。
合作不是誰講的好聽就與他合作,也不是誰的錢多誰就能合作。根據大量的合夥經營的案例研究,至少有三種類型的人不能與之合夥創業。
(1)眼高手低、耐心不足型
一些人不甘心替別人當員工,再加上籌措一筆資金也不太困難,於是便有了自己當老板的念頭。他們認為,隻要有錢,做生意是最簡單的事情;隻要自己往靠背椅子一坐,自有手下的人替他效命賣力。在他們心中,隻要有錢,還怕雇不到人辦事嗎?聽起來,他們的想法一點也沒有錯,隻要你肯出高薪,不怕請不到人才,但是請來的人才如何用,這才是決定你夠不夠資格當老板的關鍵所在。
還有些人本身貪圖享樂,不能從事艱苦複雜的創業工作,但現在每月的收入不足以維持消費水平,看到當老板的很神氣,出入有小車,高檔賓館常來常往,應酬時燈紅酒綠,輕歌曼舞,於是便想自己去當老板。他們隻看到了成功後的享受和榮耀,卻看不見創業的艱辛,眼比天高,心比山大。沒有合夥之前,說起創業來豪言壯語,信誓旦旦,發誓要幹出個名堂來,一旦進入實質性的運作,需要投入艱苦的勞動時,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時,就沒有往日所說的那種幹勁了,或是得過且過,貪圖享樂;或是工作沒有主動性,平日在單位上為別人幹事時應付了事的那一套壞習氣就出來了。很多受過良好教育,家庭環境又不錯的,現在個人收入勉強過得去的人,最容易成為眼高手低,耐心不足型的人。他們沒有受過生活的磨難,沒有經受過創業的挫折,不懂得創業的艱辛,便以為當老板容易,做生意容易;一旦需要投入艱苦的工作,需要長時間地努力時,便顯露出眼高手低,耐心不足的毛病。
(2)自以為是、剛愎自用型
三國時代的馬謖自認為從小熟讀兵書,深知用兵之道,在守街亭時,不聽副將王平的勸阻,執意要把營寨建在高山之上,結果被魏軍團團圍住,幾次突圍沒有成功,加上水源又被攔截,軍心動搖,終被魏軍擊敗,街亭失守。麵對魏軍的長驅直入,幸虧諸葛亮大智大勇,上演了一出空城計,方才轉危為安。馬謖的錯誤造成街亭失守,軍紀不容,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從此,馬謖一直就成為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