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合作管理:單挑不行拉同盟(4)(2 / 3)

為了克服戰略聯盟中所可能出現的風險,降低存在的成本,我國私營企業在選擇戰略聯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謹慎選擇聯盟的夥伴

對潛在合作夥伴作定性的評價分析。一般來說,選擇聯盟夥伴標準的核心是彼此能相容,有能力,又肯為戰略聯盟投入時間、精力和資源三原則。要盡量避免聯盟中的衝突,就應該善於處理一定程度的緊張關係,為此,可以參考這樣幾種做法:采用“打擊報信人”的策略,讓聯盟的經理人共同樹立“合作的裏程碑”、使聯盟避免與母公司的目標和戰略相衝突、消除生產中的重疊部分、請有經驗的聯盟協調者從中周旋、善於靈活應付各種變化,最終達到通過戰略聯盟改善市場環境、增強競爭實力的目的。我國中小企業必須學會既有聯合又有競爭的本領,這對於發展壯大我國中小企業實力,盡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實施戰略聯盟內部有效管理

組建戰略聯盟的優勢之一,是通過結盟簡化交易過程,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在組建和實施戰略聯盟時應進行成本控製。建立高效的聯盟管理信息係統,具備兼容性和柔性,能針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聯盟成員的信息進行綜合集成,在聯盟行動過程中,能針對聯盟成員企業所在國家發生變化時,快速作出相應調整。同時,還要建立聯盟成員相互信任機製。在聯盟建立時,必須建立一套戰略聯盟內部信任評價審核體係和完善的糾偏措施,才能克服聯盟內部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使聯盟得以有效、穩固地延續下去。

(3)利益分配和風險防範分擔

利益分配和風險防範,是戰略聯盟能否形成和延續的核心問題。因聯盟而產生的利益增加,需要在成員中進行分配,若分配不當,則容易導致戰略聯盟的解體。合理的利益分配,風險防範與分擔是聯盟成功的保證,也是激發成員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應體現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做到每個成員所獲利益要比不參與聯盟時多,利益分配與風險分擔相對稱,利益分配與成本分擔相聯係,才能使戰略聯盟具有勃勃生機。

(4)進行企業改革和經營戰略的調整

努力改變國內企業之間不規範的競爭法則,方能杜絕價格戰和假冒偽劣商品。強強聯合是企業行為,政府隻能牽線,不能拉郎配。由於國內一些“遊戲規則”不規範,中國企業近年來屢屢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淖,價格戰此起彼伏,企業間劍拔弩張、假冒、仿冒名牌滿天飛,地方保護主義濃厚,小場環境很不健康。在中國市場的大門已經向世界經濟全麵敞開之際,努力改變國內的企業的競爭法則,通過推行在競爭中合作的戰略聯盟模式實現共贏,就成了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在經營中把贏利和增長作為企業追求的首要目標,不求最大隻求最好。強調公司收入與利潤同步增長,資產收益與股東回報齊頭並進。加強公司的核心業務,把能否提高企業的贏利率和綜什競爭能力作為戰略調整的依據。

(5)技術創新是的活力源泉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進步縮短廠產品生命周期,同時也加大了研究開發成本和技術創新的風險,對跨國公司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縱觀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無一例外地投入巨額資金,用於研究與開發活動。美國大型跨國公司普遍以銷售額10%以上的資金進行研究與開發活動。我國企業必須改變技術創新機製,組成戰略聯盟,由主要靠母公司研究開發轉向研究開發國際化,開爬全麵國際技術合作。一方麵,在海外設立研究中心,在全球範圍內根據人才、科研、基礎設施的比較優勢安排研究與開發活動,以充分利用當地知識資源;另一方麵,跨國公司之間利用相互優勢,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實現共同的戰略目標。例如,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和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這三大汽車集團可以共同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中國新一代轎車合作開發工程,開發燃料電池電動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