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我總是對那些隻有工作卻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的主管抱有同情,他們沒有多少時間甚至根本沒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一個正在向上爬的人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工作或許是件好事,因為他有自己想要實現的既定目標。事實上,如果不是以長達幾年沒日沒夜的工作為代價的話,沒有幾個人能達到事業頂峰。現在沒有幾個領導人能按照每天8個小時工作的日程表來工作。
但是如果坐到最高職位並保持最高職位的前提就是每日從早到晚,每周、每年連續地辛苦工作,沒有任何休閑的社交活動,這值得嗎?
在美國四家大型企業中,有兩家董事長成為了工作的奴隸。他們每天長時間地工作,幾乎每晚都忙於各種商業問題中,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花上幾周度個年假。
人們禁不住欣賞他們如此高度地忠於職守,也不得不說他們這麼拚命工作,對於股東來說是最有利的。然而,我更加讚美那些能夠合理組織工作,使工作係統化的領導人。他們能夠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有時間去做工作以外的其他的事情,去做那些我們的造世主希望我們去參與、享受的事情。
有些藥物,人在生命中某一階段吃是有益健康的,但在另一個階段吃卻變成了毒藥。大量的工作在人生的某一時期是健康的,但在某些人的生命中,有時大量的工作在某一階段會變成毒藥,扼殺了美好的自己。
你最渴望得到什麼
如果豬可以祈禱的話,它可能祈禱殘羹剩飯。你又祈禱些什麼?換句話說,你最渴望得到什麼東西?
我們中有些人,不是正像豬一樣,隻企求大量的食物、大量的飲品、大量的衣服、可以炫耀的房子、一長排小汽車、無休無止奢華的娛樂和奢侈的旅行嗎?
我們不也企求安逸和閑賦?
我們不也企求萬貫家財?
我們不也企求名聲和公眾的歡呼嗎?
簡而言之,我們不是正像豬所祈禱的那樣,想要的都是些極度自私、極度物質性的東西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先停一下,想想這樣的祈禱會讓上帝怎樣想?他曾經教導我們:“給予比獲得更神聖。”這樣的祈禱能引起上帝的興趣嗎?他曾教導我們:“謙遜的人應該繼承土地。”還說過:“第一個將會成為最後一名。”他還曾警告我們:“除非你成為一個小人物,否則你將無法進入天堂。”
什麼才是最值得我們拚搏的東西?
什麼才是生命中最值得做的事情?
什麼才是最值得爭取的東西?
最後,什麼才能帶給我們最大、最真實的滿足感?換句話說,我們應該祈禱些什麼?
祈求人間有天堂;祈求人間具有天堂裏才有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愛;祈求我們擁有越來越大的能力來為人類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祈求我們能訓練自己,以更好地為我們所在的年代服務;祈求我們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以便能增加人類的幸福;祈求我們能更熱衷於管理而不是被管理。啊,我是不是要求得太多了呢?
心中懷有這些渴望,說出這樣的禱告是明智的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愚蠢?
是不是隻有天真的傻子才能想象出這樣理想化的世界?
“給予比獲得更好。”這隻是句空話嗎?是隻在主日學校裏出現,在殘酷的現實世界裏非常荒謬、不現實的話嗎?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現代廣告中,哪個單詞比其他任何詞彙用的次數都多?
難道不是“服務”這個詞?
很明顯,無情的商人認為通過宣稱他們渴望服務於人,就能夠吸引到更多的顧客,贏得更多的好感。
在卡爾文·庫裏奇作為總統候選人時,是什麼讓他獲得了各州的支持?因為人們廣泛認為他始終在勇敢地為整個國家的利益而鬥爭,不管他的行為和行使的否決權是否會傷害到還是能有助於他取得暫時的聲望。
捫心自問,你是否會為一個你認為自私的人所吸引?還是會被你認為無私的人所吸引?我們難道不是欣賞別人身上的高尚品質嗎?那麼,什麼是我們認為高尚、值得欽佩的品質?
這些品質是一頭豬或像豬一樣的人想要得到的嗎?
這是我們的母親教給我們的?還是在經常受到嘲笑的主日學校裏學到的?
你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吧!
如果你能明智地回答這些問題,你就能踏上通往成功的大路,既能在生意上取得成功,也能在生活上取得成功。因為從總的分析來看,沒有生活上的成功,生意上的成功是不值得爭取的。
上述的話並不是說教,你可能會發現,它們都是以提問的方式出現的,關鍵在於你要自己想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