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倫西斯·利克特是美國現代行為科學家,他對管理思想發展的主要貢獻在於領導理論、激勵理論和組織理論的研究工作。
利克特在美國密執安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他是在領導學和組織行為學領域卓有影響的密執安大學社會研究所的創始人和首任領導者,其對管理思想發展的主要貢獻主要在領導理論、激勵理論和組織理論等方麵。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管理的新模式》(1961)、《人群組織:它的管理及價值》(1967)以及《管理衝突的新途徑》(1976,與人合作)等。
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以密執安大學社會研究所自1947年以來進行的數十項研究成果為依據,總結了美國企業經營管理環境的變化趨勢和部分成績出眾的管理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管理原則”,並且比較詳細係統地闡述了“支持關係理論”和以工作集體為基本單元的新型組織機構。在此基礎上,利克特於1967年提出了領導的四係列模型,即把領導方式分為四類係統:剝削式的集權領導、仁慈式的集權領導、協商式的民主領導和參與式的民主領導。他認為隻有第四係統——參與式的民主領導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領導,才能正確地為組織設定目標和有效地達到目標。
這些研究成果後來寫進了《管理的新模式》利《人群組織》兩部著作當中。
關於本書
《管理的新模式》一書是利克特早期的重要著作,該著作中所提出的新型管理原理成為實踐中被廣泛應用的理論。
《管理的新模式》一書總結了美國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趨勢和部分成績出眾的企業管理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管理原理”,並且比較詳細係統地闡述了“支持關係理論”和以工作集體為基本單元的新型組織機構。書中提出的“支持關係理論”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於理論源於企業管理實踐的研究,更在於利克特始終堅信並堅持的“管理以人為中心”。
利克特認為,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對人的領導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取決於它。各個企業,即使是同一行業的企業,既有生產率高的,也有生產率低的,造成這種生產率差異的原因是各企業領導人所采用的領導方式不同。生產率高的企業采用的是以職工為中心的領導方式,管理人員強調的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隻進行“一般性的”而不是“嚴密的”監督,結果不但生產率較高,而且團體中的內聚力高、士氣高,職工中情緒不安者少,跳槽者少。生產率低的企業采用的是以工作為中心的領導方式,管理人員注意的是生產,他們對工作的技術方麵更感興趣,對職工監督過於嚴密煩瑣,往往對職工施加不必要的壓力,對瑣碎的事情橫加指責,動輒予以批評和處罰。結果,團體的內聚力低、士氣低,職工中情緒不安者多,跳槽者多,因而生產率也較低。
內容梗概
一、高效企業的特征
高效企業主要有三個特征,它們具體是:
1注重以人為中心
利克特在對一些生產效率不同的企業中的大量員工進行調查之後,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對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其他工作都是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的。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領導和管理人,而各企業領導人所采用的領導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企業間生產率不同的主要原因。生產率高的企業采用的是以人為中心的領導方式,管理人員很重視工作中的人際關係,隻進行“一般性的”監督,很小心地不讓職工產生逆反心理。其結果是團體中內聚力高、士氣高,職工都很願意在這樣的團體中工作,很少發生跳槽現象。而那些生產率低的企業,則采用以工作為中心的領導方式,管理人員隻關心生產,看重的是職工的技術是否熟練,在生產中對職工實行嚴密的監督,讓他們覺得壓力重重,總是在高度緊張和厭煩的心理下工作。其結果是團體的內聚力低、士氣低,職工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工作感到痛苦不堪,而往往選擇跳槽的方式來擺脫這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