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再論管理理論的叢林》(1)(2 / 2)

管理過程學派把管理看做是在組織中通過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完成工作的過程。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是法約爾。這個學派把它的管理理論建立在以下7條基本信念的基礎上:①管理是一個過程,可以通過分析管理人員的職能從理性上很好地加以剖析。②可以從管理經驗中總結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規律。這些就是管理原理。它們對認識和改進管理工作能起一種說明和啟示的作用。③可以圍繞這些基本原理開展有益的研究,以確定其實際效用,增大其在實際中的作用和適用範圍。④這些原理隻要還沒有被證明為不正確或被修正,就可以為形成一種有用的管理理論提供若幹要素。⑤就像醫學和工程學那樣,管理是一種可以依靠原理的啟發而加以改進的技能。⑥即使在實際應用中由於背離了管理原理而造成損失,但管理學中的原理,如同生物學和物理學中的原理一樣,仍然是可靠的。⑦盡管管理人員的環境和任務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麵的影響,但管理理論並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識都包括進來才能起一種科學基礎或理論基礎的作用。

2人際關係學派

這一學派是從20世紀60年代的人類行為學派演變來的。這個學派認為,管理是通過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去完成工作,對管理學的研究就必須圍繞人際關係這個核心來進行。這個學派把有關的社會科學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用來研究人與人之間和人群內部的各種現象,從個人的品性動態一直到文化關係,無不涉及。這個學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認為在人們為實現其目標而結成團體一起工作時,他們應該互相了解。這個學派的主要觀點是:①人是“社會人”,而不是單純的“經濟人”。②企業中不僅存在正式組織,而且也存在非正式組織。③新型的領導能力在於提高職工的滿足程度來提高工作效率。

3群體行為學派

這一學派也是從人類行為學派中分化出來的,因此同人際關係學派關係密切,甚至易於混同。但它關心的主要是群體中人的行為,而不是人際關係。它以社會學、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而不以個人心理學為基礎。它著重研究各種群體行為方式。從小群體的文化和行為方式,到大群體的行為特點,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組織行為學”。“組織”一詞在這裏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機構、醫院或其他任何一種事業中一組群體關係的體係和類型。有時則按切斯特·巴納德的用法,用來表示人們間的協作關係。而所謂正式組織則指一種有著自覺的精心籌劃的共同目的的組織。克裏斯·阿吉裏斯甚至用“組織”一詞來概括“集體事業中所有參加者的所有行為”。

4經驗學派

這一學派把管理看成是對經驗的研究。有時他們也想從中得出一般性的結論,但通常隻不過是把它作為對實際管理人員和管理研究人員講授或傳播經驗的一種手段。這個學派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那些把管理學或“政策”看成是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的人,以及采用歐內斯特·戴爾的“比較法”的人。

誰也不能否認通過這種方式對經驗進行研究或對“過去如何管理”進行分析的重要意義。但是,管理學不同於法學,不是一門以前例為依據的科學,而未來的情景能準確無誤地同過去相比是極為罕見的。的確,過分依賴過去的經驗和未經提煉地解決管理問題的曆史是很危險的。這是因為,過去“正確的”技術或方法在未來的情況下可能不適用。經驗學派強調對經驗進行研究,由此而產生的研究和思考,看來的確有助於加速對管理原理的驗證。這個學派的成員似乎也可能比管理過程學派提出一個更有用的管理原理的框架。但是,經驗學派的成員如果不是滿足於交流一些無意義和未定形的經驗,他們就必須從研究中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結論,而在他們這樣做的時候,這個學派就同管理過程學派相似而且做著一樣的事情。

5社會協作係統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