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合作競爭大未來》(2)(1 / 2)

3共建可行性評估小組。當圍繞夥伴前提的初步討論漸漸引導出對潛在價值的共識後,夥伴供應商與客戶間會共同組成工作小組,對夥伴關係的可行與否進行評估,同時,小組成員在他們公司中也躍居夥伴關係的主要角色。

4創造共享遠景。一旦雙方認為這個夥伴關係確實必要且可行後,他們就必須創造一個共享的遠景,不僅作為夥伴關係的目標,也為雙方的合作提供指引,共同朝著目標前進。

三、選擇合適夥伴的準則

在對夥伴關係的三個基本層麵進行討論之後,作者指出,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與其供應商成為夥伴,畢竟,建立夥伴關係是一種高風險的策略。一方麵,夥伴關係絕對是一個有利的客戶關係策略:通過長久的合作與發展,可以為供應商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麵,夥伴關係也使得供應商可以為市場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在這個基礎上,使自己可以隨著市場的發展而茁壯成長,而不再像過去一樣,隻是消極地回應自己。但,這種種利益的前提是,夥伴關係必須是在合適的環境中應用於合適的對象才可得到。選擇合適的對象共結夥伴關係,是建立夥伴關係策略最重要的基礎。

選擇一個合適的夥伴,必須遵循以下四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準則:

1努力創造貢獻的潛能

也就是說,要看自己未來的夥伴能否在夥伴關係中創造真正、獨特的價值,而這一要求,在傳統的供應商——客戶關係形態中是無法達到的。

2共有的價值

通過考查供應商與客戶在價值觀上是否有足夠的共通性,以此來判斷夥伴關係是否真實可行。

3盡量創造有利於夥伴關係的環境

對客戶的購買模式和態度進行研究,看對方是否是建立夥伴關係的合適人選。

4與供應商的目標一致

就是要看看該夥伴關係是否與客戶自己的方向或市場策略一致,如果相違背,那麼,此夥伴關係是難以維持的。

四、與競爭對手結成夥伴關係的理由

作者認為,供應商除了可以與客戶結成夥伴關係以保持競爭優勢,還可以與其他供應商即競爭對手結成夥伴關係。作者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以下三個理由:

1效率與規模經濟

供應商可以通過與同業者建立夥伴關係,運用規模優勢合力削減成本,提高雙方的效率。這種做法在零售業中尤其盛行。

2新市場價值

在某些行業中,同業供應商之間的夥伴關係已經進入了一個更新的層次——結合雙方的力量創造更多的市場價值,從而為整個市場創造出更大的貢獻。也就是說,將合作雙方各自的核心能力結合起來,研發出新的產品,推出新的發展方案。這種結合可以為雙方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有一些大型的、更高形式的結合,甚至可以扭轉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

3客戶需求

對於任何企業來講,要改變及創造整個產業的策略,就要想方設法滿足客戶的期望與需求。而供應商之間的攜手合作,正好順應了這一潮流,能夠輕而易舉地滿足客戶的這種要求與期盼,這一現象,在那些高科技產業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廠商別無他途,隻能盡自己的一切力量與競爭者共謀發展。

五、有效合作的因素

如此一來,若要與其他供應商進行有效的合作,該如何做呢?作者認為,必須有四個因素:

1為合作發展有力的共同目標

這是夥伴關係課題中的一個關鍵技巧。要與其他供應商建立有效、能獲利的夥伴關係,夥伴雙方必須謹慎地思考每一個夥伴所要成就的目的,並思考彼此利益與需求的重疊處,以及可以為市場帶來哪些獨特的價值。

2擴大共同的利益基礎

當與其他的供應商結成夥伴時,應先界定出所有與其夥伴共享的目標,再引出無法與對方共享甚至是與對方利益衝突的目標,對於介在兩者之間的目標應盡力加以支持,從而可以擴大利益的共同點,這也是這種夥伴關係中最精彩刺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