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董事》(2)(2 / 2)

2鄉村俱樂部型

董事很注重董事會內的人際關係,所以即使焦點問題已在董事會議前提出,它也不是董事會議上最重要的事情。

3代表型

關注董事會的任務重於關注董事會內部的人際關係。董事們常代表不同的股東。

4職業型

董事們兼顧任務與人際關係,會議成員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十分投入地討論問題。

鮑勃·特裏克還指出,傳統上認為股東決定董事的任免和公司的發展方向的理論是有缺陷的。因為,在現代社會中,股權越來越分散,從地理上看股東分布很廣,即使機構投資者的實力很大或股東利益集團形成,也很難改變權力傾向於掌握在董事會手中的現象,股東的最終權力,即對董事會的影響充其量僅僅是提名和任命董事會成員。

鮑勃·特裏克在最後分析了董事所麵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

1公司的法律與條例

近些年來,各國的公司法、破產法、壟斷法、兼並管理法、雇傭法等都對董事的責任產生了進一步的約束作用。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它的股票在股市上交易,董事的責任亦受證券法、投資保護法及特定的股市規則所製約。

2要求事務對外公開

世界上的立法者皆傾向於要求增加規範公司行為的法律,要求公司的事務對外公開。這顯然對董事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3不斷遭到訴訟

董事管理公司的方法不斷地遭到訴訟,股東和其他方麵都對此感到遺憾。

4對董事的高級報酬不滿

人們對於董事的報酬越來越高感到不滿。研究表明銷售量的增長返還給股東的那部分利潤很少,但董事收入的增長速度卻明顯加快。

精彩語錄

1各董事會的工作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是相當安逸的俱樂部型;有些隻對管理層的報告做走過場式的批示;有些是由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董事組成,因而政治性很強;有些則考慮到公司戰略以及要對經理們的工作表現實行監督而采用正規化的工作方法。

2在大公司,董事長的作用已傾向於不隻是管理董事會,如確定會議議程、主持會議、批閱會議記錄,而且對董事會事務有更為廣泛的責任,如評價董事會的運作,發展新董事。在其他情況下,董事長起著公司主要發言人的作用,從而減輕了總經理的工作壓力。

3成功企業的董事會成員有滋生驕傲情緒的危險,曾是工作效率很高的董事會也可能會變得不合時宜,但要改革並非易事。

4令人吃驚的是,董事——公司最重要的決策者,常常根本未經過或很少經過這方麵工作的訓練,更不知道他們還需具備核心能力。

5如果管理者不付諸實施,那麼戰略構想不過是一個夢想。製定戰略時應指出現實戰略構想的途徑。

6外部董事如果對公司業務不夠了解就會毫無用處,而內部董事又會因為對公司情況知道得太多而缺乏獨立性。

推薦閱讀

《獨立董事》:出版於1978年。

《公司治理》:出版於1983年。

《公司治理思想的曆史》:出版於2000年。

《成為領導者》是美國當代著名組織理論家沃倫·本尼斯的一本暢銷著作。該書基於這樣一個假設:成功的領導者必須能夠充分認識和表現自己,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知道怎樣向別人傳達自己的需要,最後,領導還知道如何達到自己的目標。書中以各行各業成功領導者為例,鼓勵所有進取的領導者敢於冒險,勇於變化,把他們的願望變為現實。《產品創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