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產品創新戰略》(1)(1 / 2)

關於作者

貝思·羅傑斯15歲離開學校,在取得了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之後,於1992年創·建了自己的谘詢公司。她的谘詢工作和商力寫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她是《產品創新戰略》的作者,並與人合作撰寫了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報告《關鍵性業務管理:學習供應商及客戶的洞察力》。

關於本書

產品創新並非高深莫測的魔術,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提出改進經營的設想。

任何一家企業所麵臨的都是如饑似渴地追求創新並進行相應的業務管理。

本書薈萃了優秀的實例及創新技巧,生動地展示了如何根據客戶的需求激發創意並推出新型的產品或服務。

本書的第1章探討了團隊精神以及激活並保持新產品策略創造力的技巧:第2章圖解了實現產品突破的過程:第3章闡述了產品構思如何被轉換成為核心產品:第4章圍繞這個核心添加了服務及無形產品:第5章展示了產品變化適應不向需求層次的潛能;第6章討論了產品戰略與營銷組合中其他部分的相互關係;第7章為營運分析。

本書中的許多實例和練習針對製造業產品,但書中內容及觀點同樣適用於從事服務或提供無形產品的企業。 

內容梗概

一、新產品戰略的創造性

在貝思·羅傑斯看來,企業的新產品戰略要有創造性。要在20世紀90年代獲得某種程度的保障,唯一的途徑就是向既有的事物挑戰,向能有的可能性奮進。然而很少有企業在創造性方麵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組織會受到玩忽職守和官僚作風的危害。變革的要求常常被忽視或被壓製。根據產品要經過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飽和期和衰退期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在產品進入飽和期之前進行產品創新並成功的話,企業會經曆一個新的繁榮階段。所謂的創造性是指人類描繪新事物藍圖的思維過程,是一個新設想誕生的過程,而革新是指將優選方案轉化為產品的過程,兩者並不等同。

創造型的人才應該從哪兒去尋找?貝思·羅傑斯認為,有創造性的人也是獨立的、能夠打破思維定式的,他們為人樂觀,喜歡幽默也善於幽默。創造型人才不貿然下結論,敢於承擔風險,善於想像,能麵對事物的多元化而且思考縝密。其中最傑出者還善於檢驗自己的設想並做好一切準備把設想堅持不懈地付諸實施。對企業而言,最有價值的創造性人才還要具有相關的以知識、經濟和主動精神為基礎的業務技能,要堅持真理,不受局限和蒙蔽,並樂於承擔責任。雇主要尋求應聘者的創造性特質,但更多的情形是企業已擁有眾多此類型的人才,隻是還沒有開發出來而已。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但若能與他人的創造力相結合。他的表現會更加出色。個體差異性很重要,盡管會帶來一些衝突,但創新型團體並不以無衝突為特征,相反在一個偉大的集體中,矛盾能夠轉化成生產力。多元化最基本的一個方麵就是要從企業的多種不同功能出發建立開發小組,建立一支集中作業的彙聚了多學科人才的隊伍,即開拓型產品開發小組。產品開發小組主要由以下人員組成:發起人、協調人、產品冠軍、發明家、項目經理、輔導員、情報員、記錄員。發起人通常是提出小組研究課題的管理人員,協調人幫助小組集中精力發現自我優勢並多想辦法解決衝突,產品冠軍能促使公司的各個小組增加產出,發明家能為小組帶來點子和新設想並激發他人的創造力,項目經理確保小組按計劃做事高效運行,輔導員關注成員的精神狀態並讓每個人都做出貢獻,情報員在小組需要時搜集信息,記錄員記錄小組的所作所為。小組內成員各盡其職,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最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