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產品創新戰略》(2)(2 / 2)

組織的適用性、產品優勢、市場機遇、量的成功、倫理道德、資源限製、項目規劃、市場風險、技術風險等問題,在本書的最後一章,羅傑斯都一一做了分析。對於組織的適用性,羅傑斯認為,除非你的公司計劃成為聯合型大企業,人們普遍認為多種化經營是一種風險最高的戰略選擇,如果一個組織的使命是滿足可確定的顧客需求,那麼進行創新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羅傑斯認為,小變化隻能為市場機遇打開一扇小窗口,因為這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要想總是處在比競爭對手領先的位置,企業必須經常動腦筋進行分析,並獎勵來自公司各個角落以及顧客和供應商的建議,讓產品開發組擁有足夠的原材料來加速改進現有產品的步伐。

達到預期的市場潛力,企業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市場測驗很重要,但也可能失敗,部分原因是參加測驗的人也許缺乏想像力,或者太好心不想過於挑剔,這一點是產品開發小組不可忽略的。

談到潛在利潤,最大的難題是選擇合適的時間段,對預期利潤和預計的產品生命周期進行分析。有時,革新成果並不一定能產生維係成功的足夠利潤,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隻要以目標市場可以承受的價格入市,公司就能從某一條新產品線上獲得可觀利潤,當然,必須要在企業財務資源能夠承受的期限內獲得這一利潤。如果企業把自己的整體產品優勢完全建立在倫理道德的基礎之上,可能會冒一定的風險,但這種風險與企業因職業道德不良而遭到的輿論重創相比顯然算不上什麼,倫理道德日益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資源的供應和組合是新產品戰略在實施中所遇到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新產品開發所麵臨的市場風險有以下幾種:第一,同一行業的競爭;第二,顧客對新產品的接納時間;第三,顧客有可能對產品或服務誤解和誤用;第四,當新產品開發出來後,市場的需求變化;第五,人的構想與實際技術的差距;第六,能否及時申請新品的專利;第七,新產品的目標顧客群是否對現有的一切滿意。

精彩語錄

1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能夠實現意義深遠的產品突破。當小組從需求出發而不是從抽象理念出發去工作時,你會在努力創新的同時對來自外部的設想加以客觀分析。

2在過去的50年中,世界前500家大企業的排名發生了頻繁的變動,近10年內的變動更為劇烈。落伍的隊伍中,隻有少數在成本控製和運營管理中犯了錯誤。它們之所以未能名列前茅,是由於沒能使其產品或服務保持必要的創新。

3好的促銷未必能彌補產品的不足,但不好的促銷會毀掉優秀產品的大好前程。

4一個新產品開發組必須要明確想帶給顧客哪種感受,服務和無形產品創新不僅會對新產品有好處,還能使現有產品獲得新生。

推薦閱讀

《困境與出路》由克雷頓·克裏斯滕森與邁克爾·雷納合著。

在這部簡明易懂、推理縝密的著作中,克裏斯滕森與雷納令人信服地證明,老牌公司隻要自己拿出能打破現狀的新產品,就可以克服不利條件。克裏斯滕森與雷納提出一個假設:如果把發明革新引入快速增長的新領域,企業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吸引新顧客。同時,克裏斯滕森在書中為各類企業應對突破性技術創新挑戰製定了一項防禦性策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