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做成玫瑰,特色定位打造營銷新品
情境引入:
阿俊是一家麵包店的小老板,原本生意還算不錯,但隨著附近超市、便利店,以及台灣蛋糕連鎖店的興起,阿俊的麵包店無論從產品樣式還是價格水平上,都越來越失去競爭力了。眼見著店麵越來越冷清,平時的店租、成本等卻沒少,阿俊很是犯愁……
阿俊老板的小麵包店開在市裏最好的大學門口,主要顧客當然都是大學裏頭的學生們。在阿俊的老主顧當中,有一個本分老實的小夥子,每天早晨都捧著幾支玫瑰,到阿俊麵包店來買一對麵包。
在與小夥子日複一日熟悉起來之後,阿俊了解到,小夥子的女朋友是一個天真單純又追求浪漫的女孩子。小夥子每天早晨都要去花店買幾朵女朋友最愛的玫瑰,然後再到阿俊的店裏來買好當天的早點,到女生宿舍樓下去送上貼心的早餐,開始和女朋友甜蜜的一天。
“小夥子,又買玫瑰了啊?”
“嗯,女朋友喜歡嘛……”
“每天買花,這開銷也不小啊……”
“是啊……但是沒辦法,她就喜歡玫瑰花,看著玫瑰就能開心……”
“嗯,天底下沒有哪個女孩子愛玫瑰啊~阿俊我哪天賣麵包賣不下去了,就去賣玫瑰花去!”
“阿俊老板可一直要生意興隆啊!我女朋友最愛吃你店裏的麵包啦!……”
小夥子賣完麵包向女生宿舍走去。阿俊卻開始在店裏尋思起來了,女孩子愛吃香甜可口麵包,也愛日日新鮮的玫瑰花,這二者可否合二為一呢?
阿俊也溜達到附近的花店買了一支玫瑰,忽然靈機一動——“對!我何不將麵包做成玫瑰的樣子,開發出‘玫瑰麵包’呢?這樣,既能讓女生們喜歡花的樣子,又能夠吃到香甜可口的麵包。這樣,當然女生喜歡,男生愛買咯!”
第二天,阿俊麵包店就推出了新產品——玫瑰麵包。在同學們口碑推廣的效用下,很快阿俊的小店又顧客盈門。那個每日光顧的小夥子更是樂開了,說以後再也不用起老早跑老遠去買玫瑰花了,而隻要到阿俊店裏買上幾“朵”玫瑰麵包——玫瑰表達愛意,麵包表達忠心,真是一舉兩得。
阿俊老板在充分了解顧客需求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小店的產品特色,開發出了適合熱戀中的大學生情侶的“玫瑰麵包”。阿俊老板此舉的成功,得益於其對產品優勢的把握,以及對目標客戶群體的需求的了解,在這一基礎上,對新產品作出了準確定位,自然想不成功都難。
結合新產品開發的七種市場定位因素,我們能找到阿俊成功的合理解釋:麵包設計成玫瑰花樣,這是“特色定位”;滿足男生表達愛意和忠心的需求,這是“利益定位”;有些男生要求買一些大一號的玫瑰花麵包,這是“使用/申請定位”;玫瑰花麵包專賣給男生,這是“使用人定位”;為了和另外一家麵包店區分開來,特意推出“情人節”麵包,這是“競爭定位”;將玫瑰花麵包起名為“最愛”,屬於“情感類”麵包,這是“產品類別定位”;麵包成本是一塊,售價一塊一,價格相當低,這種“低價銷售”是以麵包的質量價值比為主要依據的“質量/價格定位”。
我們常常認為,開發新產品總是大公司的事情,小本生意都是做些一成不變的簡單小產品,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其實不然,越小的商店,反而越能夠體現老板的智慧,體現區別於其他小店的個性化。從營銷學的角度看,開發新產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開展:
1.改良“第二代”產品。對於現有產品進行改進,好產品推出更佳的改進係列,不好的產品進行完善與改良,開發“升級版”、“第二代”等等,
2.捕捉新的流行趨勢。了解消費者需求,捕捉顧客喜好的最新動向,並結合自身生產能力與優勢,提供緊跟流行的產品。
3.聯想分析。促使頭腦以一種新的獨特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在平常看來毫無關係的事物之間發現聯係——玫瑰和麵包發生聯係,於是有了“玫瑰麵包”。
小店老板在與顧客的頻繁接觸中,總會發現,不管自認為我們的產品有多優秀,總有一部分顧客對你的產品不滿意。作為一名明智的老板,你應當充分利用與顧客麵對麵接觸的機會,了解他們對產品的看法,從而對產品作出改進。正如故事中的小夥子,如果不是阿俊與他在長期的了解與溝通中,了解到小夥子的故事與想法,怎能夠有日後大賣的“玫瑰麵包”呢?
隻理“板寸”的理發店,找準定位才能做到最好
情境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