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經營也需營銷大智慧(2)(2 / 2)

每一名顧客的身後,還有250名潛在顧客

情境引入:

世界一流推銷大師金克拉銷售他的產品時,總是會準備好兩張紙。而就是這兩張紙,卻是金克拉成功的最大奧秘。

金克拉手上的一張紙上,滿滿當當地寫著許多人的名字和別的東西;另一張紙則是一張完全的白紙。這樣的兩張紙有什麼用呢?

原來,那張有字的紙是他曾經的顧客的推薦詞或推薦信,當有顧客對他的產品不感興趣或是拒絕接受時,他會說:“××先生/女士,您認識傑克先生吧?您認識傑克先生的字跡吧?他也是我們的顧客,他用了我們的產品很滿意,他希望他的朋友也享有到這份滿意。您不會認為這些人購買我們的產品是件錯誤的事情,是吧?”

“您不會介意也把您的名字加入他們的行列中去吧?”

有了這個推薦詞,金克拉一般會取得戲劇性的效果。

那麼,另一張白紙是作什麼用的呢?

當成功地銷售一套產品之後,金克拉會拿出一張白紙,說:“××先生/女士,您覺得在您的朋友當中,還有哪幾位可能需要我的產品?”

“請您介紹幾個您的朋友讓我認識,以便使他們也享受到與您一樣的優質服務。”然後把紙遞過去。

85%的情況下,顧客會為金克拉推薦2~3個新顧客。而金克拉就通過這張紙上寶貴的“數據庫”資源,獲得這些人的聯係電話,與他們去的聯係,介紹自己的產品。

金克拉采用了很聰明的營銷手段獲得顧客。其實說白了,金克拉就是借助了某幾個顧客的人脈影響力,從而擴散自己的顧客群。正如美國著名推銷員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250定律”,我們在進行經營過程中,始終不能忽視的是我們現有顧客的影響力。

吉拉德的“250定律”來自於他的銷售時間中。曾經有一位殯儀業主向吉拉德購買了一輛汽車。成交後,吉拉德問他每次來參加葬禮的平均人數是多少,業主回答說:“差不多是250人。”

又有一天,吉拉德和太太去參加一位朋友家人的婚禮,婚禮是在一個禮堂舉行的。當碰到禮堂的主人時,吉拉德又向他打聽每次婚禮有多少客人,那人告訴他:“新娘方麵大概有250人,新郎方麵大概也有250人。”這一連串的250人,使吉拉德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每一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熟人、朋友,甚至遠遠超過了250人這一數字。事實上,250隻不過是一個平均數。

因此,吉拉德認為,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如果你得罪了一位顧客,也就得罪了另外250位顧客;如果你趕走一位買主,就會失去另外250位買主;隻要你讓一位消費者難堪,就會有250位消費者在背後使你為難;隻要你不喜歡一個人,就會有250人討厭你。

這就是吉拉德的250定律。由此,吉拉德得出結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個顧客。

市場就是一個又一個消費者構成的消費群體——是群體,而非一個又一個單個的人。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你和我是朋友,我和他是朋友,他又和她是朋友……所以,當你爭取一個客戶時,你不能認為隻得到了一個客戶,而是得到了一大片市場,因為在這個客戶的影響下,會有很多人成為你的客戶。

開小店的店主對此應當深有體會。由於小店的口碑大多數時候都靠口口相傳的傳播,因此,我們更應當重視每一個顧客身後的“潛在顧客”們。我們提醒,如果你想要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你就不能不在意這幾個因素:

1服務的品牌形象,具有群體傳播的功能

優秀的文化,大多在群體的交流中得到傳播與承載,同樣,一個好的服務與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大多在群體中得到傳揚。忽視任何群體中的一個小小的分子,都有可能讓你失去在整個群體中樹立起來的形象。